欢迎来到风华文档网!

贯彻新发展理念交流研讨材料

工作总结 时间:2022-06-06 00:10:09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贯彻新发展理念交流研讨材料,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贯彻新发展理念交流研讨材料

贯彻新发展理念交流研讨材料3篇

贯彻新发展理念交流研讨材料篇1

2019 年高考政治:
贯彻新发展理念专题

什么是新发展理念?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 是实现我国“十三五”既定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的理论指南,是“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

中体现。它是改革开放近 40 年,对于发展问题的经验总结与理论提升,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经济社会

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是关于发展观念的又一次理论创新。新发展理念作为发展理念的新形式,具有实践性、人民性、发展性、整体性、历史性等五大特征,这些特征体现了新发展理念的社会主义性质。

首先,新发展理念的实践性。

新发展理念来源于实践。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不是凭空得来的,而是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分析国内外发展大势的基础上形成的,也是针对我

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我国发展规律的新认识。

”新发展理念是我们党在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

问题的基础上,对于发展问题的新认识和新成果,是改革开放近 40 年发展实践经验的总结,它的内容和要求均源于对实践的不断总结。

其次,新发展理念的人民性。

新发展理念是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理念。新发展理念体现了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要求。按照马克思主义的构想,实现阶级之间、城乡之间、 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对立和差别的彻底消除,从而实现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真正实现社会共享和人

民共享,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追求。新发展理念体现就是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理念,它是人民共享理念的生动诠释。

第三,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性。

新发展理念本身是发展的。作为对发展实践的科学总结,发展理念本身必然会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实践提出的新课题、新要求、新变化,必然要求“理念”给予解答,进而

对“理念”进行检验、修正与完善。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实践基础上进行理念创新与

制度创新,不仅科学地说明了理念对于实践的依赖性,更说明了实践对于理念的推动性。

第四,新发展理念的整体性。

无论从内容还是从过程来看,新发展理念都是一个整体。从内容上看, 新发展理念是包括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个方面相互联系的整体,其中任何一个部分都不可能

脱离其他部分而独立存在。从过程来看,新发展理念的形成过程和发展过程是一个整体。五大发展理念的

理论逻辑源于历史的逻辑,五大理念是在面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复杂的国内外形势,面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新趋势新机遇和新挑战的背景下同时产生的,是整体形成的。

最后,新发展理念的历史性。

新发展理念是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才得以总结和升华的,因而它是历史的,也是具体的。这也决定了,发展理念在不同国家和不同地区,在不同历史时期和历史阶段,都有其特

殊性。一般而言,发展理念与经济发展水平是相适应的,经济发达国家的发展理念往往要比经济欠发达国家的发展理念先进。在同一国家,经济发达地区的发展理念往往比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理念先进。但是,这种趋势并不是绝对的。

新发展理念作为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产生的发展理念,它不仅是先进的,更应当是世界的, 是引领未来的。有学者指出,中国作为最大发展中国家、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积极主动参与全球治理,形成有利于世界各国发挥各自优势的发展新格局,这是时代赋予的重大使命。


2017 年 10 月 18 日,党的十九大胜利开幕。

确立宏伟目标,带领亿万人民奔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开启新的征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砥砺前行。

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指出这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具体

解读如下:

一、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经济增长从高速转向中高速,结构不断调整优化,民生福祉持续改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抓住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提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及与之适应的经济政策框架,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

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

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从“高速”到“高质量” 、从“增长”转向“发展” ,与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相符合。

“增长是经济总量的增长,而发展的内涵更加丰富,其要义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实现更平衡更充分的发展。

二、提高供给体系质量成为主攻方向

一面是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大而不强;
一面是性价比高的产品需求得不到满足,部分消费流向国外,在人民群众需求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的过程中,供给面无法适应需求面升级的矛盾愈发凸显。深化供

给侧结构性改革,去产能要做“减法” ,发展新兴产业、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做“加法” ,加大技术创新投入

做“乘法”,使供给和需求更好匹配。三、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

创新能力不强、实体经济水平有待提高、金融脱实向虚、人才结构失衡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勇代表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在市场需求疲弱、实体经济盈利能力下降背景下,

出现社会资本“脱实向虚” 、企业“弃实投虚”现象,不少实体企业感到融资难、融资贵,制约了结构调整、 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要引导资本及各类要素向振兴实体经济聚力、发力,筑牢国家发展根基。

“技术、资金、劳动力,是支撑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最关键的要素。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许正中说,通过优化制度环境,实现实体经济与三大要素协同发展,将推动实体经济沿着高质量轨道成长。

四、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报告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 惟创新者胜。“我们面向国家和产业需要重新布局,推动产学研结合,不仅形成价值几百亿的产业,更让自

身成为全球无机化学研究的引领者。

”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洪茂椿代表说,国家要强大,科技必须强大,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五、乡村振兴战略造就“三农”新面貌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报告明确,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 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让农民吃了“定心丸” 。

十九大代表、上海市奉贤区委书记庄木弟说,农村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实

施乡村振兴战略,就是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六、区域协调发展呈现新局面

报告提出,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

“这是在较长时间跨度中对中国经济发展空间进行布局。

”十九大代表、上海市金融办主任郑杨说,区域协调发展的新局面,将不断释放中国经济的潜力和活力,成为经济持续发展的新的发动机。

区域协调发展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构建新的城镇格局, 这其中农民工转移很关键。

“对农民工这个群体来说,

中国梦的一个具体表现就是实现城市梦。

”十九大代表、福建荔丰鞋业开发有限公司车间主任翁钰珍说,加快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让这个群体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七、改革要啃硬骨头 开放形成新格局


报告指出,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 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 格局。

经过近 40 年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改革行至中流,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剩下的多是难啃的硬骨头。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中国将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一个全面开放的中国,将对全球市

场和制造业格局产生深远 影响。”“没有产权的有效保护,企业家就缺乏充分激励提供更好满足人 民生活需求的产品和服务;
没有要素自然流动,降低了要素配置效率,也会影响人民以合理价格获得更高质量的

产品和服务。”

提纲挈领 ]

一、 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

二、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三、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四、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

五、 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

六、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

七、拓展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 突出关键共性技术、 前沿引领技术、 现代工程技术、 颠覆性技术创新。

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

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
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

九、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十、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

十一、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
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
健全地方税体系。

十二、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

一、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

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2.企业的经营与发展,不断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3.我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可以发挥市场经济的长处,又可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规范市场秩序;
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而科学的宏观调控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

4.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发展中国家要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

5.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有利于促进社会生产力、现代化建设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二、从生活与哲学角度分析

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

2.意识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可以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3.联系具有普遍性,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4.联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5.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6.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要适合经济基础。

7.矛盾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 ,同一事物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矛盾。

8.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 生机的源泉。

9.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 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


面的创新。

一、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 1.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

“我们面向国家和产业需要重新布局,推动产学研结合,不仅 形成价值几百亿的产业,更让自身成为全球无机化学研究的引领者。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学术

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洪茂椿代表说,国家要强大,科技必须强大,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强国

家创新体系建设。之所以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因为科技创新是( )

A.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B.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C.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心工作

{答案} B

{解析}本题考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结构性调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A 不符合题意;
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C 不符合题意;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心工作是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 不符合题意。选 B。

2.开放,一直是中国经济行稳致远的重要助力。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中国将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一个全面开放的中国,将对全球市场和制造业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王军说。关于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下列传导路径正确的有( )

①推进自贸区谈判——促进贸易投资自由化——构建均衡、共赢、包容的国际经济体系

②坚持“走出去”——引导外资向服务和研发环节延伸——我国成为重要的服务和研发基地

③扩大跨境电子商务试点——企业建设出口产品“海外仓”增加——主导经济全球化进程

④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形成出口竞争新优势——开放型经济水平提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B

{解析}②选项“引导外资向服务和研发环节延伸”的做法属于“引进来”战略。③选项“主导经济全球化进程”的表述错误,排除。根据题目的表述,我国要在开放中增强发展新动能、增添改革新动力、增创竞争新优势,推进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着力实现合作共赢,可以推进自贸区建设,从而构建均衡、共赢、

包容的国际经济体系;
也可以通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形成出口竞争新优势从而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故①④入选。选 B。

3.十九大报告中,再次强调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必须始终把解决好 “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十九大代表庄木弟说,农村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是

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报告明确,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让农民吃了“定心丸” 。一以贯之的“三农”政策( )

①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②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巩固农业基础地位

③实现农业反哺工业,推动农村城镇化

④变革农村集体所有制,解决分配不公

A .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③

{答案} A

{解析}工业反哺农业问题,③错误;
④明显错误,中央一系列的“三农”政策,是为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缩小城乡发展差距,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巩固农业基础地位,①②符合题意,答案选 A。

贯彻新发展理念交流研讨材料篇2

贯彻新发展理念心得体会交流发言

理想引领行动,方向决定出路。我们身处两个百年奋斗目标交汇的关键时期,更要通过深入学习、坚决贯彻党的*届*中全会精神,把握时代发展脉搏,力争成为推动“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队伍中的排头兵。

夯实政治底气,从根本宗旨把握新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指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是我们党和国家在新阶段的必由之路。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党员干部要认清新发展理念的优势,才能引领群众共同发展。

我们党领导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现在的强起来,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新发展阶段,更要始终突出人民的重要的地位,以人民的幸福安康作为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充分调动人民的积极性、参与性、创造性,让党的根基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让人民群众的力量不断注入到党组织中。

砥砺政治斗志,从忧患意识把握新发展理念。中国共产党是为人民谋幸福的政党,更是为人类事业奋斗的政党。在促进发展的同时,要有更深一步的规划,注重绿色可持续发展。在倡导协调、绿色、共享的新时代,要推崇低碳、循环、可持续的生活方式,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切实为环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锻造政治情怀,从问题导向把握新发展理念。历史的车轮在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中推进,在一线发现问题、在一线制定政策、在一线落实责任。只有深入群众调查,才能发现在服务民生方面的短板,发现在社区治理方面的不足,在弥补漏洞的同时总结社区治理的一般性规律。理念来自实际,理念在实践中不断创新。

突如其来的*疫情,是对新发展理念的考验。抗击疫情的过程中,中国站在了历史正确的一边,挖掘问题根本,率先控制疫情,率先复工复产,同时还向国际社会伸出援助之手。在新时代,中国体现出了大国担当,描绘了共同发展、长治久安的美好蓝图。贯彻新发展理念不是一蹴而就的,构建新发展格局也不是敲锣打鼓就能完成的,我们应秉持钉钉子的精神,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贯彻新发展理念交流研讨材料篇3


贯彻新发展理念思考体会
新时代就应当有新的发展理念,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从发展的动力、发展的要求、发展的方向、发展的思路等方面进行的一个系统说明,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到现在这个阶段的科学定位。
新发展理念是指挥棒,也是领航灯,更是风向标。当前,中国在发展壮大过程中,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过程中,受到来自国际国内复杂严峻形势的影响,面临着科技创新、人才强国、文化强国等各方面的压力,面临着来自国际的技术、人才等领域竞争压力,我们只有以自力更生发展为主线,全面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发展才是第一要务、创新才是第一动力的基本准则,率先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人才变革,主动响应新时代发展变革的需要。
新发展理念就是创新创造的源头,更是担当作为的表现。五大发展理念中创新理念,就是要大胆地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以理念创新来推动实践创新,所以,我们就要始终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把创新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前前后后,涵盖方方面面。


推荐访问:新发展 研讨 贯彻 贯彻新发展理念交流研讨材料 贯彻新发展理念交流研讨材料 贯彻新发展理念交流研讨材料民警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