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风华文档网!

历史读后感历史读后感历史读后感历史人物读后感历史书籍读后感(2022年)

工作总结 时间:2022-08-30 19:12:02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历史读后感历史读后感历史读后感历史人物读后感历史书籍读后感(2022年),供大家参考。

历史读后感历史读后感历史读后感历史人物读后感历史书籍读后感(2022年)

 

 漫读《历史深处的忧虑》

 林达的《历史深处的忧虑》 整本书都是一封封回信组成的, 作者林达是一对旅美夫妇合用的笔名, 他们并非专业的学者, 而是像讲述故事那般向他们的朋友和世人呈现精彩的美国故事。

 感叹于二人敏锐的笔触, 如同相识已久的朋友在静谧的午后, 手捧咖啡, 向老友平凡的叙述却道出了有着美国生活经历的旅美华裔眼中的另一个美国。

 《历史深处的忧虑》 是林达近距离看美国系列第一曲, 用独特的方式——信件, 以平民的视角向他们的朋友卢兄叙述了别样而真实的美国。

 非学术的视角避免了对于普通人的枯燥与深奥, 但林达夫妇的文史功力也从其贯穿平常琐事的讲述中可见一斑。

 融生活经历和时政局势甚至经典历史案例于一炉, 给了众多对美国的了解不算透彻的读者们一个全新的窗口。

 《历史深处的忧虑》 是林达和友人的通信合集。

 作者采用书信体裁, 用平实而生动的语言, 深入浅出地讲述美国的故事。

 文章看似散乱, 实则有着非常清晰的写作理路, 即通过美国历史上的几个著名案件, 诠释美国宪法的前十条修正案——“权利法案” 。

 正是这短短十条修正案, 构成了美国人民幸福和自由的基石。

 林达在序言里说:

 “美国不是一个善于遮羞的国家, 它投出一片阳光, 就落下一片阴影。

 ” 这句话也是我在阅读这部书中感触很深的一句, 仿佛恰恰与国内的某些情况形成了对比, 而那些久违了的阴影往往才会回报欣慰给人民。

 写这些信的目的是为了解答国内友人“卢兄” 向作者请教的一个问题:

 什么是美国的自由?

 由于“卢兄” 从未踏足美国, 和国内绝大多数的中国人一样, 对美国的理解存在非常深的文化隔阂, 因此在第一封信里, 林达首先介绍了美国的移民背景, 来自不同国家不同种族的人民共同构成了一个大杂烩的美国, 而多元文化则碰撞出一个光怪陆离的社会,例如, 一个多数中国人并不了解的事实就是, 在美国留学的中国游子在餐馆打工遭受到的不公平待遇, 并非美国人对中国人的歧视, 而只是美国华裔社会里非常特殊的现象; 美国最受批评的白人歧视黑人的种族歧视问题居然会演变成“少数民族歧视少数民族” ……要理解美国的故事, 离不开这样大而流动着的社会背景。

 都说美国是世界上最自由的国家, 那么着自由又究竟是什么呢? 林达首先澄清了我们的误解, 美国的自由并不是行为放任, 不受约束。

 相反, 美国法律管得非常细, 而且执法严格, 初到美国的中国人大概会感受到许多的不自由, 例如, 在私人的河里划船不慎进入公园地界会被拘留; 违法了给警察求情赔笑是徒劳的, 给警察送钱则会触犯“贿赂警察”

 的罪名; 酒精管制制度的超级严格; 面试时, 雇主不能问关于年龄、 婚育、 出生地的问题……在美国居然有这么多的不自由, 可见我们理解中的自由与美国的自由是不一致的。

 自由并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的不加约束。

 恰恰相反, 美国的自由是一种深度的人权自由。

 保障人权自由的唯一途径就是法律。

 法律已经无孔不入地渗透在美国人的日常生活中, 当中国人在评论事情习惯用“好” 、 “不好” 进行道德评判时, 连美国刚刚接受初级教育的孩子都会习惯说:

 “这是合法的” 以及“这是非法的” 。

 为什么谈美国的自由要从“不自由”谈起呢? 林达的思路非常清晰, 法治是自由的前提, 在一个真正实现法治的国度, 自由才是可能的。

 接着, 林达介绍了美国自由的开始。

 美国的建国者打赢了独立战争后就一哄而散, 完全没有“打下江山坐江山” 的概念。

 他们怀抱自由、 平等和幸福的人类理想, 不愿意在人民的头上再建立一个强权的政府。

 因此独立战争胜利后, 各个州独立自治, 全国一盘散沙。

 而当一个国家由于缺乏强有力的中央政府而内忧外患时, 这些建国者才被迫坐在一起, 按照三权分立的原则制定了一部设计精巧的宪法, 再根据宪法建立了联邦政府。

 同时, 为了限制联邦政府的权力的无限扩张, 在宪法后面又增加了十条修正案, 即权利法案。明白了这种自由的历史起源, 我们就能理解美国的自由。

 因为这个国家最初就是为保障组成人民的每一个个体的自由与幸福而存在的, 政府的权力完全是民众赋予的, 因而这样的自由, 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 都是不可复制的。

 在接下来的信件中, 林达通过几个著名案件着重阐释了美国宪法修正案所保障的言论、 出版、 集会、 结社、 持枪的自由, 以及为捍卫这些自由美国人所付出的昂贵的代价。无论是在任何平台上都可以随意发表自己的看法甚至批评政府; 结社自由, 在美国, 任何组织都是合法的(包括美国历史上臭名昭著的三 K 党)

 ; 持枪自由, 民众可以拥有自己的武器, 可以对那些擅自闯入自己的私人领地而不听警告的人开枪。

 这些在美国都是宪法允许的范畴。

 自由至此, 代价也就不可避免。

 表达自由使公众人物丧失了名誉权, 使政府常常受到批评和攻击, 在新闻免预检的制度下, 政府动员了许多公共权力, 也无法守住关于氢弹制造的国家秘密; 结社自由使美国的民兵组织迅速蔓延, 有的甚至宣扬暴力推翻政府,但只要这些组织没有实际采取行动, 政府对这些定时炸弹却是无可奈何; 而备受争议的持枪自由更是使美国付出了沉痛的血的代价:

 奥克拉荷马的爆炸案、 四位总统遇刺身亡、 八次行刺总统未遂、 恐怖主义犯罪……中国人很难理解, 既然自由会付出这么大的代价, 美国为什么不禁止呢? 因为这种禁止犯了民众的忌讳, 国家机制的权利不能可大可小, 一旦

 扩大就可能侵犯公民的权利, 而公民却无力反抗。

 在安全和自由之间, 美国人至今选择了自由。

 随后, 林达对辛普森案进行了全景式的介绍。

 大多数的美国人都认为辛普森杀了人,但同时却同意辛普森的不受制裁受到了公正审判。

 因为法庭上检察官所提供的证据不够充分, 难以超越合理怀疑而判决辛普森罪名不成立。

 辛普森得以逍遥法外, 正义没有伸张,两个被害人的冤魂不得安息, 其家属的精神创伤永远得不到抚慰, 全美国人都在为自己的制度选择支付着精神上的代价。

 而物质上的代价呢? 辛普森花了多少巨款才请来了最专业的法律服务我们无从得知, 而仅仅审理费用就高达八百多万美元, 另外还要搭上陪审团成员近一年的自由。

 “如果你追求阳光, 你就躲不开身后的阴影。

 ” 林达的思考是理性的,美国人在个人自由和社会利益之间的艰难抉择是这个高度发达的社会永恒的问题。

 美国人认为“所有理解赞同这个制度的人, 都知道它的弱点, 我们从来不认为它是一个完美的制度, 我们只是找不到一个比它更好的制度罢了。

 ” 这或许就是美国的建国者们在历史深处的忧虑吧, 忧虑如何设计一种制度来克服人性的弱点, 保护人民的自由, 更忧虑这样的制度设计会付出怎样的代价。

 在阅读过程中, 我感觉到, 那是一个普通的中国人, 在给我们讲述平凡的美国故事,没有居高临下的说教, 没有意识形态的极端宣传,没有晦涩的学术语言, 却处处闪烁着作者思想的智慧火花。

 林达的思考, 缘于两国迥异的文化的强烈碰撞, 而字里行间, 我们读不到关于两国对比的文字, 却不时让我心潮澎湃而掩卷沉思。

 作为一个中国人, 对于自己国家的政治命运, 应该有怎样的思考? 我认为, 应该像林达一样, 站在一个更高的位置上,立足各国的历史和国情, 沉静、 理性地思考。

 这也是本书予以我们的最深刻的智慧。

 高二(3)

 班

 陈 潇 彤

推荐访问:历史读后感历史读后感历史读后感历史人物读后感历史书籍读后感 读后感 历史 历史人物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