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风华文档网!

党建引领美丽乡村建设乡村建设心得体会【精选推荐】

工作总结 时间:2022-06-08 15:24:05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党建引领美丽乡村建设乡村建设心得体会【精选推荐】,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党建引领美丽乡村建设乡村建设心得体会【精选推荐】

党建引领美丽乡村建设乡村建设心得体会3篇

【篇一】党建引领美丽乡村建设乡村建设心得体会

美丽乡村建设参观心得体会

  美丽乡村,是指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时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具体要求。以下关于美丽乡村建设参观心得体会三篇,仅供参考。

  范文一

  此次参加市委党校春季主体班赴杭州开展的教学活动,感到组织有序、安排紧凑、学习内容丰富多样,让学员开阔了眼界,收获了知识,增进了友谊,为我们下一步开展工作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杭州的美丽乡村建设,走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连续11年被评为浙江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

”优胜单位,桐庐县、临安市、淳安县和富阳市先后获得“浙江省美丽乡村创建先进县”称号。学习了杭州市社科院经济所所长、研究员、留日学者周旭霞的《智慧经济与杭州发展新思维》和杭州市城乡统筹办常务副主任娄火明《关于美丽乡村建设的新型业态培育问题》等课程以及参观杭州转塘街道和谐社区建设后,感慨万千,对中国美丽乡村建设、新型城镇化道路和新型业态培育等有了更高、更新的认识,感到城乡互融、产城融合的美丽乡村建设的梦想,不是传说而是现实,并将会在更加广阔的大地上实现。

  一、美丽乡村建设要汇集各方力量,确保整体推进

  杭州市委、人大、政府高度重视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体制机制健全,政策体系全面完善,工作措施得力有效,不断强化组织领导,持续加大资金投入,形成了完善的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体系。

  1、健全组织机构

  先后建立由市领导挂帅的市“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领导小组、市中心村建设工作推进领导小组、市“风情小镇”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2012年,根据《关于对市级非常设机构及其负责人进行调整的通知》精神,将上述领导小镇整合成杭州市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推进协调小组,同时履行市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工作协调小组职责。

  2、完善政策体系

  2009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开展杭州市“风情小镇”创建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开展中心村培育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推进“三江两岸”生态景观保护与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建设美丽乡村精品线路和精品区块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开展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美丽乡村建设政策意见和资金管理办法,具有丰富的内涵,美丽乡村建设的规划全面、目标明确、举措有力、要求具体,使全市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美丽乡村建设政策体系。

  3、保障财政投入

  目前市级财政每年扶持美丽乡村建设资金接近10亿元,其中,中心村建设4亿元、精品村建设3亿元、“三江两岸”

整治2亿元,“百千”工程和风情小镇资金5700万元。按照区县市1:1配套的资金扶持政策,每个中心村扶持资金超过2500万元、每个风情小镇超过1000万元、每个精品村超过800万元。这个标准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是少有的。桐庐县的“普惠制”对创建村三年投入不少于100万元,临安市对经考核验收达到创建标准的行政村,根据村人口规模实行以奖代补。精品村、特色村和整治村分别按照人均1500元、800元和30万元/村的标准补助。所在镇(街道)给予创建村30%、20%、10%的配套资金补助。余杭区财政对美丽乡村精品村、重点村、一般村分别给予700万元、500万元、350万元的奖励,街道按区财政奖励资金50%配套。

  4、合力整体推进

  一是县市联动。坚持市级为指导主体、区县(市)为责任主体、乡镇(街道)为实施主体、村(社区)为创建主体,明确分工,落实责任。二是部门推动。按照政策不变、渠道不变、管理不变、标准不变、成果共享的要求,积极整合各级各部门项目资金与资源,土地综合整治、“四边三化”、“三改一拆”、“双清行动”、农村住房改造、水利建设、庭院整治、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改水改厕、设施农业等项目,向美丽乡村建设倾斜。三是社会互动。鼓励“快递回归”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申通公司先后出资50万元建设桐庐县钟山乡子胥村申通大道,出资500万元帮助建设老年活动室、老年食堂,出资500万元帮助20户困难农户建公寓房。四是农民主动。像富阳大源镇砚口村支书盛永华,舍弃年收入10万元的水泥厂,并将厂房地块以80万元的低价出让给村集体,建设美丽乡村。建德市李家镇沙墩村支书杨树平,带头拆除二层半、300平方米的大楼,主动后移16米,推动了村里9户人家拆除10多间平房。

  二、美丽乡村建设要紧贴民生实际,形成独特模式

  杭州的美丽乡村建设,源于浙江省的“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10年来得到了不断深化。从村村通路、通邮、通水开始,到现在村村通网、通商;农村生活垃圾由村民个人投放、村里集中收集、乡镇承担运输、县市负责处理;农村普遍建起了集停车、运动健身场、晒场、红白喜事场等于一体的多功能广场;实现了污水集中处理。

  近年,杭州市贴近民生工程,突出开展土地综合整治、“四边三化”、“三改一拆”、“双清行动”、农村住房改造、水利建设、庭院整治、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改水改厕等基础设施治理。2003-2007年,以村容村貌整治为主。针对整治村,主要治理“脏、乱、差、散”为重点的环境整治;而针对示范村,则主要达到布局优化、道路硬化、村庄绿化、路灯亮化、卫生洁化、河道净化的“六化”目标。2008-2012年,在原来基础上,提出了“村道硬化、垃圾处理、卫生改厕、污水治理、村庄绿化”“一村五项目”的目标要求并强力推进,现在每个村至少建成了一条3.5米宽的村内主干道,每10—15户配置一个垃圾箱;80%以上的农户使用上了卫生厕所,每个村有1个以上公厕;普遍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村庄绿化覆盖率15%以上。

  2010年以来,按照村貌悦目协调美、村容整洁环境美、村强民富生活美、村风文明身心美、村稳民安和谐美的“五美”标准建设美丽乡村,目前全市行政村村庄整治已全覆盖,启动建设中心村193个,完成125个;新启动创建62个美丽乡村精品村,完成13个;正在建设8个风情小镇,启动14条精品线路、7个精品区块建设和27个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

  美丽乡村不仅成为一项深受百姓欢迎的民心工程、实事工程,而且打响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亮丽品牌,已经成了杭州“美丽乡村建设”的示范模式。

  三、美丽乡村建设要聚焦产业项目,注重持续发展

  乡村建设美丽了,还要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让农民创业增收,将农村产业经营起来,形成美丽乡村建设持续的强大生 命力。

  杭州的美丽乡村重点发展了七类新型业态——

  一是快速发展的自驾游、农家乐、民宿、休闲、观光、度假、体验等为主的旅游经济;

  二是以避暑、养生、养老等为主的养生经济,正不断升温;

  三是正在兴起的以运动、探险、体训等为主的运动经济;

  四是以寻根、写生、创作等为主的文创经济;

  五是以标准厂房、店面等租赁为主的物业经济,正日益壮大;

  六是以信息化为手段的电商经济,已显现生机。电商经济正在改变农产品传统流通和销售形态,也成为美丽乡村建设对外宣传、推介的重要平台,有利于加快农村现代产业体系建设。

  七是以竹笋节、茶叶节、花木节等农事节庆活动为主的节庆经济,逐年在增加。

  如今,杭州形成了西湖休闲观光、萧山都市休闲、余杭乡村旅游、富阳运动休闲、临安农家避暑、建德养老保健、桐庐古风民俗、淳安运动度假等各具特色的长远发展项目,每个区县美丽乡村建设的潜力竞相迸发。

  四、杭州美丽乡村建设经验给予荆门的启示

  杭州美丽乡村建设的经验,为荆门人提供了许多有益借鉴。那里的乡村环境美了、产业有了、人民富裕了,目前杭州人开始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荆门人可以学习经验、创新发展。

  1、抓好基础打好底色。从整体结构上看,荆门市中心城区偏西,带动乡村建设影响力较弱。城乡之间、产业之间、产业与城镇之间缺乏有机关联。从内部结构看,荆门市不靠大江不靠大湖,仅能依靠汉江、漳河、长湖等水系,无法充分利用滨水的水源、生态、景观要素;从产业结构看,第三产业缺乏;从道路交通状况看,整个城乡交通没有形成四通八达的网络,断头路众多,建设水平较低。因此,首先要对全市行政村花大力气抓好改善环境的基础性工作,包括村道硬化、村庄绿化、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卫生改厕、河道清理、农房改造和庭院整治。其次要优化荆门产城融合空间布局,增强城市辐射功。第三要注重舆论宣传,大力增强荆门美丽乡村建设的氛围。邀请省、市人大代表,市党代表、政协委员对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进行了专题视察,宣传先进事迹,及时总结和推广美丽乡村建设的好经验、好做法,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电台等媒体广泛宣传荆门美丽乡村建设,扩大影响。

  2、抓住重点彰显特色。围绕人口、产业、要素、功能四大集聚和宜居、宜业、宜游、宜文四大建设内容,重点抓好具有特色的村落,成为展示统筹城乡发展的窗口、原住居民生产生活的好地方、城市居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将地域特色与文化融合,与民俗融合,彰显美丽乡村魅力。一是对一些地区原有的特色、风貌、文物加大保护力度,保证不遭到破坏。二是在旅游产品方面,要加强荆楚文化、民俗文化、地方文化的进一步挖掘,特别是一些具有史料价值的地名要加大宣传力度,力争不被后人遗忘。三是要举全市之力将三国文化、楚文化等遗址好好保护起来,这是我们宝贵的历史财富。

  3、抓牢连接促进产业。本着从农业资源特色入手,从专业化生产起步,靠现代科技和管理来提升,以适度的规模经营来取胜的发展理念。一方面,加大产业培育力度。着力培育乡村旅游、休闲经济、运动经济、养老和农村电子商务等新业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让游客不仅仅以喝茶、吃饭、垂钓、棋牌等娱乐活动为主,还要开发人文景点,加强文化宣传,尽可能争取游客逗留时间。另一方面,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把美丽乡村的环境优势、生态优势转化产业优势、发展优势。重点开展村庄整治、生态保护、农业园区建设,挖掘一批产业平台、历史传承、文化一体的美丽乡村精品区块,建设沿路、沿河、沿线、沿景区的美丽乡村精品线路。

  4、抓典型促全面。加快漳河新区建设,促进漳河新区形成城乡多元的结构体系,发展近郊农村单元,挖掘不同动力类型的乡村发展。一是加快项目推进,统筹安排、科学考虑建设项目、内容和时序,切实增强工作的预见性、系统性、实效性。二是完善考核机制,加强对部门、镇街、村社的考核奖惩,督促和激励各单位认真履职、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三是加强环境整治,完善公共配套服务,加大产业支撑,进一步强化宣传引导。

  范文二

  今年5月下旬,我随全区党政考察团到陇南市康县、成县和徽县考察学习美丽乡村建设,实地观摩探访了当地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使我深受触动和启发。带给人的第一感受,不单单是整洁的村庄环境,健全的公共服务,更有秀美的田园风光和热情洋溢的精神风貌。无论是他们的建设理念,还是对特色乡村文化的挖掘和提升,以及对美丽乡村建设的那种责任和激情,都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我们每到一处,都仔细询问了有关美丽乡村建设的体制机制、规划管理及产业发展情况,并与当地相关负责人交流想法。在人们的印象中,康县山大沟深,是个穷地方,可如今,走进这个昔日的贫困县,苍翠的山峦间,一个个青瓦白墙、绿树掩映的生态文明新农村,像山水画一样,美得让人陶醉。在岸门口镇严家坝村,宽阔平整的水泥路直通农家院落,户户门前花草点缀、核桃树遮荫,清澈的溪水潺潺流淌,置身其中,让人心旷神怡。王坝乡大水沟村是康县核桃“双十”综合管理示范村,这里随处可见冠大叶茂的核桃树,走近后会发现,每棵树不仅涂了白、编了号,在树枝上还悬挂了黄色的粘虫板。行走在康县境内,一面面精美的文化墙,形成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引得路人不时驻足观看。在平洛古镇,一排排新建房屋的围墙上,画满了色彩鲜艳的民俗画、儿童画,这些以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职业道德、感恩教育、普法宣传、农业科技等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墙,已成为康县培育新型农民、倡导文明乡风的主阵地,成为引领美丽乡村建设的风向标。

  我们利用两个半天看了8个村庄,这些村庄的建设管理都有其共同点。一是因地制宜,注重挖掘村庄古文化内涵,围绕路、桥、水等基础设施建设,融入文化元素,打造出符合乡土文化的农村景观。二是依托美丽乡村建设,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三是注重建管并举,合理规划布局,强化环境治理,开展“六争六评”、“大手牵小手”等活动,对农户环境卫生进行月检查、季通报,建立了卫生保洁长效机制。四是精神风貌好,与时俱进精神无处不在,干部群众的观念新、思路活、办法多。

  以上是我学习考察过程中的所见所闻,下面谈一谈自己的收获、体会与感想。

  一、陇南市美丽乡村建设的特点

  (一)科学规划布局优。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开展多模式、多形式建设,不搞“一刀切”,是陇南市美丽乡村建设的最大亮点。立足“山水名城、特色乡镇、美丽乡村”的发展定位,充分发挥生态资源优势,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要求,高起点规划,高品位建设,着力塑造村庄特色品牌。编制示范村建设规划,注重与村、线、片等各级规划的衔接,房屋设计突出地域特色和乡土气息,装饰风格、外观、色彩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在建设过程中,注意保留村庄的原始风貌,做到“不大拆大建、不砍一棵树、不埋一眼泉、不挪一颗石”,尽可能在原有形态上改善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二)村容整洁环境美。统筹考虑居住条件与生产生活、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等各方面因素,突出“山、水、田、林、路、村”综合整治,全面提升农村生态环境。按照“白墙青瓦灰墙裙,加檐加顶改外观”的要求,对农户房屋进行统一改造。注重完善美化亮化配套设施,修建花坛,安装绿篱,建成文化墙,完成水厕改造,各村修建了垃圾集中收集点、填埋点,成立了保洁员队伍,及时清理垃圾,清除柴草、路障,制定了村规民约、道路管护、卫生“三包”、星级评比等村庄管理制度,达到了民居美化、道路硬化、村庄绿化、卫生洁化、路灯亮化的效果,真正告别了原来“脏、乱、差”的环境卫生现状。

  (三)产业富民生活甜。坚持把产业发展放在美丽乡村建设的首要位置,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美丽乡村建设最重要的考核指标,加大产业扶持,激活农村各种有效资产、资源,推进美丽乡村产业的特色化发展,努力实现“让农民成为体面职业、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徽县围绕美丽乡村建设,大力培育苗木繁育、蔬菜种植、畜牧养殖、优质核桃等四大特色优势产业,除此之外,高桥苗木、嘉陵银杏、泥阳蔬菜等产业的规模化发展,使得特色农业产业成了农民发家致富的“铁杆庄稼”。同时,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加速形成现代化产业经营体系,使入社农民“聚沙成塔”,将个体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成县围绕核桃、樱桃等产业,支持引导乡村发展电子商务,通过网络直接销售当地土特产品,经营理念超前。

  (四)乡风文明身心悦。在建设美丽乡村过程中,每个村都量身定做了文化建设方案,实施了文体活动场所、文化展示工程、文艺人才队伍建设等文化基础项目,每个村都建成了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为全面推进乡风文明建设,还大力开展“文明生态村”、“星级文明户”、“五好家庭”、“党员示范户”、“好媳妇、好婆婆”、“六争六评”等评比创建活动。当地群众介绍,“以前,村子里的人放下农活,除了打牌、赌博,很少有其他活动,邻里纠纷也多。现在大伙空余时间跳舞、唱戏、读报,还可以参加各种健康有益的活动,生活充实和谐多了。”从群众的声音里,不难发现,随着农村环境的改善,群众的生活幸福指数明显提高了。

  二、几点体会

  (一)切实强化城乡统筹发展理念。陇南市把美丽乡村建设与发展富民产业、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历史文化传承保护有机统一起来,在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文化“四位一体”同步发展的同时,缩小了城乡差距。这一做法启示我们,提升农民生活品质,是建设美丽乡村的最终目标。必须以城乡统筹发展的理念为统领,赋予美丽乡村建设更深层次的内涵,不断深化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努力形成政府公共资源城乡共享机制,让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辐射与覆盖,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农民生活质量水平,加速城乡融合,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

  (二)重视走产业带动发展的路子。陇南市的经验告诉我们,建设美丽乡村,村美是手段,民富是关键,最核心的是要发展生产,让广大农民增收致富。没有生产的大发展、没有生活水平和质量的大提升,美丽乡村就不具备基础条件,也难以达到公共服务便利、村容村貌整洁、田园风光怡人、生活富裕和谐的建设目标。只有把富民增收作为首要任务,坚持不懈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着力培育现代富民产业,才能为美丽乡村建设注入强劲的动力和活力。

  (三)坚持规划编制与严格执行相统一。陇南市在村庄整治、美丽乡村建设中历来重视规划编制工作,在村庄整治初期用七分力量抓规划、三分力量搞建设,坚持做到“画饼”与“做饼”相结合,通过规划的引领、规范和指导,使美丽乡村建设有序推进。由此也启示我们,美丽乡村建设要坚持做到规划引领,因地制宜,科学布局,分类推进。在制定规划时必须统筹考虑经济发展水平、产业条件、人口规模、地域特色等因素,使规划符合乡村实际,体现地方特色和地域特征,真正起到对美丽乡村建设的规范引领作用。同时,按照分层次推进的原则,先让所有村庄建设美丽乡村合格村,然后再提升创建示范村和精品村,最终达到整体推进的目的。

  (四)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陇南市在生态环境治理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取得了显著成效。结合考察中所听所看,我感觉,最根本的成效还在于通过治理,改变了农民以往乱堆乱放、乱扔垃圾等不良生活习惯,使农民的整体素质和参与环境整治的意识有了极大提升。农民群众是美丽乡村建设的最终受益者,也是建设的主要力量。建设美丽乡村,既要兴产业、修公路、建新房、搞绿化、美环境,更要培育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素质,激发农民参与建设的热情。借鉴陇南市的经验,就要更加深入细致地做好宣传动员工作,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农民转变生产方式、改变生活习惯,真正树立新农村新风尚。

  三、对我区美丽乡村建设的建议

  (一)着眼调动积极性,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美丽乡村建设的主要参与者是农民,最大受益者也是农民。只有发挥好农民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美丽乡村建设才能持续推进。一要突出农民主体地位。发扬民主决策,要通过多种方式征求群众意见,确保农民群众真正享有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凡涉及规划建设、项目实施等群众利益的事,都应先征求群众意见,规划也应先在村里公示后再审批。二要激发农民建设热情。利用召开党员大会、村民大会等形式,广泛宣传美丽乡村建设的政策、措施等内容,让广大农民充分认识到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惠民工程,激发广大农民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热情。三要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通过美丽乡村建设,转变农民落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把生态、洁净、文明的理念渗透到农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潜移默化地改变和提高农民的价值取向,不断提升农民的整体素质。

  (二)着眼挖掘特色,突出规划的差异性。以前的村庄规划往往缺乏历史、人文内涵,工程造价也不低,难接“地气”。美丽乡村建设规划要采取“土洋”结合的办法,先由乡村组织群众自己进行编制,这样才能“接地气”,在群众充分思考讨论的基础上,再交专业规划部门审定修改完善,这样才能保证科学性。编制规划要坚持高起点、高标准,突出各村的自然条件、历史文化、人文风俗等不同特色,深度挖掘当地的生态资源与人文资源,挖掘当地的历史古迹、传统习俗、风土人情,为美丽乡村建设注入人文内涵,既提升和展现乡村的文化品位,也让地方历史文脉得以有效传承。在建设过程中,要分层推进,就柳湖乡而言,先建设基础条件较好的赵堡、麻黄、新李三个示范村,其余各村创建达标村,然后再提升层次创建精品村。规划区内的村创建社区型美丽乡村。

  (三)着眼美化环境,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俗话说“一净遮百丑”,整洁优美的环境是美丽乡村的基础,换句话说,一个村庄如果连卫生都搞不好,还谈何“美丽”。一要加快供水系统、排水系统、污水处理系统、垃圾处理系统、电力电信系统以及交通、文化体育设施等建设。要推行“户分类、村收集、乡(镇)处理或纳入城市无害化处理”的模式,按照每千人配备1名保洁员的标准,建立农村垃圾分类和长效保洁机制,对农村垃圾进行分类减量处理。二要优化美丽乡村建设资金投入机制。在上报项目或审定项目时,要注意各类项目资金的有效整合,采取多渠道进水,一个龙头出水的方式,破解资金难题。要充分发挥项目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带动群众筹资筹劳,实现项目资金效益最大化。三要坚持就地取材。要按照“宜土不宜洋、宜淡不宜浓、宜简不宜繁”的原则,避免大拆大建,突出当地特色,追求自然、原始、纯朴的乡土气息。努力做到三个“本土化”,一是建筑材料本土化,多用木头、石头等农村常见的建筑材料,少用水泥、瓷砖、钢制品,就地取材,因陋就简,最大限度地保留原汁原味的乡土特色,防止出现“农村像城市”的尴尬。二是施工工艺本土化,充分发挥民间能工巧匠的作用,将园林、亭台楼阁、故居等传统建筑风格的建筑美和自然美巧妙的融为一体,体现浓厚的地方色彩和人文色彩。如农村土墙改造可将水泥、砂子、黄泥土三种材料混合搅拌后粉刷,再用压板方式勾勒线条,做到修旧如旧。三是绿化树种本土化,结合当地气候特点,绿化以乔木为主、灌木为辅,多采用本地柳树、杨树、核桃、樱桃、桃、杏、李、梨等易管护的树种,少用草坪,突出村庄的原始风貌。美丽乡村建设时间紧、任务重,推广三个“本土化”,符合我们的实际,具有投资省、见效快的特点,有利于促进农村的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作者系崆峒区柳湖乡乡长

  范文三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事们:

  大家早上好!根据会议要求,下面我就上周二去永春县仙夹镇参观考察谈点自己个人的看法,如有不妥之处,还请各位批评指正。仙夹镇距县城

16公里,海拔较高,也属于落后山区乡镇。根据实际情况,永春县政府给仙夹镇的定位就是建设美丽乡镇,即8个行政村全部要以建设美丽乡村为目标来建设发展。这次我们去参观考察的山后村和东里村都是永春县级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和泉州市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类似的区位条件,相同的发展方向,仙夹镇的美丽乡村建设确实有很多地方是值得我们向阳借鉴反思的。

  首先,从直观印象上来说。走的两个村森林覆盖率都没有向阳高,但是一走进去整个感觉很舒服。一是基础设施建设比较完善,并且很多东西都挺有创意的。比如山后村把一个旧围塘改造成了水尾湖休闲中心,一来美化了环境,二来也更能让村民享受到美丽乡村建设的成果;东里村的路灯、索道、花卉基地中的小路、污水处理等等都看得出来花了心思在里面的,真正地把基础设施建设融入到了发展旅游业的构想中去。二是村庄都十分干净整洁,看不到牛羊家禽逛街、垃圾乱飞,没有臭气熏天的旱厕猪圈。环境卫生一直是困扰我们乡“美丽乡村”建设一个老大难的问题,之前王春金市长来我乡考察调研时也指出,要着力清除道路沿线的旱厕、猪圈等,才能真正建成美丽乡村,推动海西慢生活示范基地的建设。我认为说,除了加大投入,建立垃圾清运的常态化机制,更重要的是要宣传和引导村民从自身做起,从日常的一个烟头、一个塑料袋做起,才能真正破解环境卫生整治的难题。没有了臭味才能提升美丽乡村建设的品位。三是展示工作做得好。在山后村村部,我们观看了一段关于山后村的视频介绍,在村部墙壁上,我们也可以看到整个村庄建设的一些做法总结、前后对比照片、党建工作等的一些展示。其实,同是山区乡镇,我们做的事情都差不多,但是通过这样的展示就让别人一目了然地看到了他们的思路和做法。

  第二,往更深原因上来探究。一是规划。山后村委托设计部门对村庄总体规划进行了修编,制定了山后村绿化专项规划,邀请相关领导、专家莅临指导,并将《实施方案》分送各有关部门、领导、专家征求意见,进一步完善。东里村,整个村庄的规划十分清晰和科学。花卉欣赏区、生态农业观赏区、民俗文化长廊等25个景点遍布,真的可以说得上是步移景换,在村庄里一路走下来的话我相信游客是不会觉得无聊单调的。二是战斗力。特别是村主干思想上高度重视、思维活跃、思路清晰,善拼敢闯,真抓实干,公平正派,有一股充满干事创业的激情。山后村,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一肩挑的郭金国同志带领村两委干部成员,不仅改变了村委会负债度日的窘迫,还保证了村子里年年都有投资至少10万元以上的建设,充分调动了村干部和村民的积极性,改变了落后山区乡村的面貌。三是内涵。东里村不仅注重外在的提升,也注重内涵的挖掘。东里村保留了原有的民居房屋风格,在房前屋后、田间地头种上了四季花果,并结合仙夹漆画文化建成了农民漆画展示馆,举办漆画比赛能活动,全面挖掘侨乡文化内涵。四是侨乡。仙夹镇旅居海外华侨、华裔、港澳同胞近2万人,为永春主要侨区之一,且侨胞大多实力较为雄厚,热心公益,每年仙夹镇侨胞捐资的金额占了永春县侨胞捐资的五分之一。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的一点就是仙夹镇的美丽乡村建设较少注重的两点,一是没有将整个产业发展融入到发展旅游业的大局中来,确实地增加群众的收入;二是农家乐、农家旅馆等旅游产业配套设施目前还不尽完善;三是宣传策划没有跟上。

  对比仙夹镇的美丽乡村建设,我们已经在美丽乡村的建设中掉队了。基础薄弱、群众思想保守、上级政府工作重点等等,都是我们发展的阻力。向阳现在取得的这一点点进步来之不易,现在仍处於艰难的干事创业阶段,需要有更完整具体的规划、更强有力的上级关心和支持,更积极奋进的乡村两级干部、更开拓进取的向阳群众,继续在设施建设、产业推动、宣传策划上做文章,我相信用心并实实在在做事就能成功,小向阳的大变样指日可待!

【篇二】党建引领美丽乡村建设乡村建设心得体会

美丽乡村建设心得体会-工作心得体会


加强美丽乡村建设 改善农村生活环境
美丽乡村建设心得体会
建设美丽乡村,是促进农村社会发展,提升农民生活质量,改善农业农村面貌,加快城乡一体化的关键举措。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下面结合自己所包村实际,就美丽乡村建设谈几点体会:
***地处**镇北部,东邻*路,西靠*路,*路贯穿全村东西境域,区位优势明显。现有住户*户,居民*口人,村庄占地*亩,现有党员*名,村民代表*名,村两委“一肩挑”配套齐全。该村东西线主路4条,2.1万平方米,南北里巷占道9条,5.7万平方米,按照美丽乡村建设要求,立足本村实际,合理布局,全面规划,建设工程以污水管道、村街硬化、环境美化为重点,全力组织实施。
一、明确建设任务、完善工作机制
凡事先抓规划,先做布局,做到统筹统领,村党总支部成立美丽乡村建设专项工作组,一肩挑任组长,责成2名专职干部全力推动此项工作,按照村庄范围,首先把村庄内主干道和里巷进行区域划分,坚持挂图作战,制做村庄工程建设示意图,将重点工作标图立项,依据工程进展情况,对所属点位责任区的工程任务进行标识,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做到有效指导,准确跟踪。
二、开展环境大清整活动,确保工程顺利实施
根据本村范围大、主干路沿线长、人口多的实际状况,自今年3月起,雇用挖掘机、翻斗车等机械,对全村坑塘、街道、里巷环境全面进行综合整治。不留死角完成柴草木棒清理和生活垃圾运输,确保美丽乡村建设顺利施工。到目前已完成村街里巷硬化2.2万平米,植树300株,设置污水管道1100户。使村街环境得到改善。
三、组织宣传发动,上下形成共识
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切实加强居民环境意识、保洁意识、责任意识的宣传,通过广播会、党员大会、村民代表会、入户座谈等形式营造生态环境、宜居宜住的良好氛围,特别是充分发挥村两委的作用,让党员,村民代表去带头示范、带头动员,让全村群众更直接、更生动地感受到美丽乡村建设取得的成效和实惠,更加自觉主动的投入到美丽乡村建设当中。

【篇三】党建引领美丽乡村建设乡村建设心得体会


党建引领美丽乡村建设多篇
中国共产党不愧为中华民族的脊梁,不愧为领导中国人民的核心力量。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我们的事业才能走向胜利辉煌。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关于党委党建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党委党建范文】一
12月27日,走进江西省新余市分宜县洋江镇辑睦桥村,美丽的乡村景致映入眼帘——被一座座“金元宝式”“波浪式”“花朵式”篱笆墙圈起来的一个个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绿意盎然,整洁而宁静祥和的田园气息扑面而来。
“这些菜园、果园、花园,原先都是空心房、危旧房、违章房。这些篱笆墙和边上的景观路,都是用拆下来的废旧砖瓦、木料做成的。”村民钟德财说,“拆了‘三房’,建起‘三园’,我们的居住环境变好了!”
“村民手里攒够了钱,就会选块新宅基地建房,而原有的空心房、危旧房闲置又不拆除,造成了一户多宅,既浪费土地资源又影响人居环境。今年,我们将拆空心房、危旧房、违章房与农村‘宅改’作为重点工作,用党建引领的方式建设‘村容整洁、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的秀美乡村,已初步打赢了这场硬仗。”洋江镇党委书记钟燕青告诉记者。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近年来,分宜县着力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抓好“党建+美丽乡村建设”等工作,扎实推进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
如何动员村民拆除空心房、危旧房、违章房?山田村党支部书记领

头,带领村主任、村党员干部、党员村小组长、党员村民理事会成员成立了“党员先锋队”。为确保“一碗水端平”,“先锋队”先拆自己或自己直系亲属的“三房”。从自身做起,从身边人做起,让村民看在眼里,落实在行动上。截至11月底,分宜县已拆除的“三房”面积达324.58万平方米,新建的“三园”面积达52.93万平方米。
解决垃圾围村问题,是分宜县美丽乡村建设的又一抓手。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利用党员志愿活动日、党员联系农户等载体,广泛开展乡村房前屋后卫生整治、清理卫生死角和门口塘、清除杂草等活动。在党员干部的带动下,青年团员、妇女、民兵、老年人群体也主动加入进来,营造了全面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良好局面。
乡村振兴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分宜县加强农村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和管理,发动农村党员干部用大白话、用“老表”的话向群众讲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身边的道德模范、身边的好人事迹,引导群众形成向上向善、敬老爱亲、勤俭节约的社会风气,打造出“分宜有爱”品牌,涌现了唐才英、黄梅生、黄才平等一批“身边好人”。
“我们要把基层党建与乡村治理结合起来,把自治、法治、德治贯通起来,引导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和谐有序。同时,发挥好农村党员带头人作用,在脱贫攻坚、发展村集体经济、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治村理村等方面打先锋、站排头,领着大家干、干给大家看,接续奋斗,下好乡村振兴这盘大棋。”分宜县委书记李逸翔说。

【党委党建范文】二
浙江杭州高新区(滨江是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过20xx

年发展,培育了以阿里巴巴、浙大网新等为龙头的7800余家互联网企业,占全市互联网企业近三分之一。近年来,高新区(滨江党委按照“区域统领、行业引领、强核筑堡、开放互动”的工作思路,系统谋划推进集聚区互联网企业党建工作,着力打造“党建强、产业强”的互联网业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区委成立由区委书记任组长、组织部长任副组长的互联网企业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例会,通报工作情况,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区委书记带头领办“互联网业党建研究”项目,5次召开专题研判会,研究破解互联网企业党建前瞻性问题。建立区领导结对联系企业制度,31名区领导结对联系117家重点互联网企业。建立区互联网企业党建工作领导小组统筹领导、区委组织部(两新工委牵头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将互联网企业党建工作纳入行业主管部门和街道书记党建述职项目,纳入“大党建”考核内容,细化党建工作责任清单,深化“块抓条保”责任机制。从有关职能部门选派,加大公开选聘力度,建立一支专兼职结合的党建指导员队伍,划片定点联系指导企业党建工作。每年投入1500余万元用于企业党建工作经费。
该区从源头介入抓孵化,出台“双孵化”工作指引,在完善以产业扶持政策、创业导师团队为载体的企业孵化支撑平台的同时,搭建以园区(众创空间综合性党组织、党员服务中心为载体的党建孵化平台,从企业落地开始就同步孵化党组织。全区孵化创业党支部168个,管理党员2565人。分层推进抓重点,对网络安全、电子商务等6类互联网企业进行“地毯式”排摸,排查出有一定规模的企业413家。按战略重要性、企业影响

力设定最优先级、优先级、次优先级3个等级,把涉及网络安全、互联网金融、网络教育和出版等领域的72家企业排在最优先级位置,突出重点、序时推进,推动全部建立党组织。“一核多堡”抓覆盖,依托特色小镇、众创空间、商务楼宇等建立区域综合性党委,按照抓大带小、抓内带外、抓静带动的思路,统筹抓好“两个覆盖”。目前,全区建立互联网企业党组织1120个,党组织覆盖率达90.4%,38家上市企业单独组建党组织,市级以上的23个科技孵化器、26个众创空间实现党组织覆盖。

在对202家企业出资人、党组织书记和党员进行调研画像基础上,该区把准互联网从业人员特点,创新推进四个党建。文化党建,引导党组织加强政治引领,在企业推行红色文化,增强对党的思想、政治和价值认同。制定和落实党员基本教育规范,开展“红色分享”“红色互联”等活动,创建“红色+”党建品牌30余个,用党的理论、信仰提升企业的使命愿景,团结凝聚职工群众。活力党建,着眼互联网企业年轻党员“三心二意”(好胜心、好奇心、好善心,有意义、有意思才对他们更具吸引力特点,开展党组织生活创意大赛,产生“分享90后”思辨论坛、“学思·笃行”等一批组织生活案例。探索“组织领项目、党员领任务”的活动方式,让党组织和党员成为党建活动的策划实施主体,承办“互联网+我为七一献热血”等系列活动500多场次,带动600余家企业党组织、2.5万余名党员和员工参加。智慧党建,开发党建“中台”信息系统,用信息化手段整合区域资源,增强党组织调动资源开展活动的能力。建立完善“网络e支部”平台,设立网上党建园地、网上党校、网上互动等模块,创设“e公益”“致青春”“创分享”等话题,丰富线上活动内容和形式。人才党建,组织党员和人才“双培

双推”活动,把公司骨干培养成党员,推荐优秀党员到重要岗位任职;把管理层党员培养成党组织负责人,推荐党组织负责人进入公司高管。目前已有500多名优秀党员走上重要岗位,200多名企业高管成为党组织书记或委员。
该区围绕“最多跑一次”改革、精准扶贫等中心工作,开展“争双强、当先锋”活动,引导企业切实履行社会责任。在G20峰会、互联网大会等重大活动中,很多企业党组织组织党员骨干和优秀员工,积极做好网络信息安全保障、志愿服务等工作。紧盯企业经营管理、创新发展关键环节,开展精英沙龙、金点子达人等活动,推行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党员创新攻关队等做法,开展党员攻关项目3651个,为企业降低运行成本1.5亿元。以新兴精神生产群体集聚的互联网企业为重点,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讨论,开展“20xx净网·清风迎春”专项行动,营造文明和谐的互联网风尚。建设“中国网络作家村”,同网易文学、趣阅科技等平台企业签订共建协议,打造网络文学产业生态链,推动传播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
【党委党建范文】三
“前期推进过程中涉及的环评、水保、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等事项的审核、审批,今天就来个面对面的交底。”日前,浙江淳安千岛湖旅游度假区管委会规划建设部和亚运场馆建设推进办,把淳安县审管办、代办中心、住建等相关部门的窗口办事员,都请到了千岛湖鲁能胜地及亚运分村项目现场,为企业提供全程精准化代办服务。

千岛湖旅游度假区党工委充分开展“党员带头进企业,克难攻坚推项

目”活动,推动党员想企业所想、急企业所急、帮企业所需,受到区内企业的好评。此次到千岛湖鲁能胜地及亚运分村项目上门服务活动,就是解决项目推进审批问题和困难的具体行动。
通过把解决实际问题与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结合起来,千岛湖旅游度假区涌现出一批服务企业的“示范员”、项目推进的“领跑员”、矛盾问题的“协调员”和社情民意的“服务员”,在项目建设、环境保障等重点工作中,实现了组织建设与项目推进的有机融合。

【党委党建范文】四
进入新时代,苏州市吴江区桃源镇解放思想、立足实际、创新实践,确立了“后发崛起、振兴发展”的战略目标,描绘了“百年桃源”的宏远愿景。为营造风清气正、比学赶超的干事氛围,桃源镇厚植机关文化,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探索出了一条以“浸润式、人本式、开放式”为主要特点的机关文化建设创新之路,进一步提升了干部责任感、归属感和自豪感,把责任意识凝聚为后发崛起的强大精神动力。
一是以“浸润式”机关文化滋养干部精气神。充分利用政府大楼大厅、过道、廊柱等区域,将目标、愿景、口号制作成文化标语上墙,形成“一层一风景、一处一文化”的格局。走近桃源镇人民政府,就能看到绿色的欢迎条幅“水乡森林小镇——桃源欢迎您”。一进门,廊柱上左边刻的是“历史只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右边则是“解放思想再出发,奋发作为谱新篇”,鲜明地表达了桃源干部振兴发展的雄心和决心。再往上,每一个楼层的布置和装饰,都充满了文化的气息且各具特色,一方面融入了桃源干部的目标追求、价值取向、工作思考,另一方面融入了桃源当地的

风土人情、特色文化,通过营造有形的文化环境,让干部在耳濡目染中增强忧患意识和使命意识。
二是以“人本式”机关文化激发干部正能量。以“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为契机,在全镇大兴学习之风,多次组织干部赴先进地区学习调研,并开展专题读书会、青年干部“微讲堂”、“解放思想,青年先行”演讲比赛、“解放思想大讨论”优秀案例征集等一系列文化活动,为党员干部开阔眼界、提升能力搭建平台,为“百年桃源”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稳步推进“4030”年轻干部培养计划,强化一线锻炼,提升干部素养,树立鲜明的用人导向,促进干部担当负责,催发机关工作人员干事创业激情,共同践行“四要四不要”机关文化理念:要只争朝夕,不要虚度光阴;要奋发有为,不要碌碌无为;要勇于创新,不要墨守成规;要放长眼光,不要急功近利。

三是以“开放式”机关文化促为民服务“零距离”。策划举办首届以“知桃源、品桃源、行桃源”为主题的“桃源日”活动,全镇近30个职能部门现场摆摊接受市民咨询,并主动向群众宣传工作职能、汇报工作业绩、解答群众疑问、倾听群众意见,现场还设置有“桃源特产集市”,展销桃源的本土美食、品牌箱包服饰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一方面实现了为民服务“零距离”,另一方面提升了桃源文化软实力,收到了良好的社会反响。首届“桃源日”的成功举办,为桃源镇推进政民大互动,打造开放型、透明型、服务型政府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此外,利用多种文化产品和渠道加强对桃源机关文化建设成果的宣传报道,讲好桃源故事,传播桃源声音,提升了政府工作的知晓率和美誉度。

【党委党建范文】五


党的xx大以来,云南省华坪县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问题为导向、以现实为条件,根据xxxx提出的关于党的建设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全面加强党的领导,以党建促改革发展,实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方式转变,为具有相同条件的西部欠发达地区提供了可借鉴利用的经验。

建设机制制度,提高组织力
华坪县对各个不同党组织采取不同的方式严格把关、严防涣散。加强机关党组织建设,主要通过建立规范的领导机制,严密的组织体系,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以建设“服务型”为目标,精简、公开办事指南、流程等,使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立即、现在、马上”工作作风深入人心,党员干部精神面貌得到全面改观。对“两新”组织,通过建立党建工作指导员制度,对其党建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指导员都是精挑细选层层选拔认真审核最终上报县委组织部,选派时间一般为2年,上岗前对党建规范化建设相关业务知识进行培训,并实地观摩党建规范化建设示范点。用“三家”模式加强流动党员管理。摸“家底”,通过定期排查,及时发放、定期更新、严格年审《流动党员活动证》,并将登记情况作为民主评议党员的重要依据。搞“家教”,抓住流动党员离家前和年节回乡探亲两个重要节点,充分利用电话、微信、短信等方式对流出党员进行教育引导。建“家园”,通过临时党支部建设,加强务工及养老流入人口的管理。

“五个一”助力政治生活常态化丰富化
华坪县通过开展“五个一”活动,营造良好的政治文化,带动形成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每日一笔记,以“记”为常态重养成。每名党员干部不仅

每天要记录学习笔记,而且要摘录重点内容,备注难点问题,并有所思、有所得。每周一学习,以“学”为基础筑平台。通过讨论、交流、自学、志愿服务、参观党性教育基地等多种形式线下学习,结合 “云岭先锋”手机APP,打造“智慧党建”平台,实现线上随时随地学。每月一交流, 以“谈”为镜子验成效。每月至少组织一次指定领导主持的党课,主题发言与互动交流相结合,分析问题,找准解决途径。每季一检查, 以“查”为手段抓监督。检查党员活动笔记,并组织相关考核,与党员的实际工作中的新进步作为重要检验指标,通过提醒谈话,在组织生活会上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推动党员正视问题、解决问题。每年一评议,以“议”为方式促提升。在党员干部大会进行党员民主评议,开展个人自评和党员互评,作为年度考评、推优表彰的重要依据。
建立人才激励制度,完善工作考核机制
华坪县针对地处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特点,着力在造就、吸引、留住人才并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上下了大力气。制定下发了《华坪县关于进一步关心关爱基层干部的十条措施实施方案》,从政治上激励、工作上支持、待遇上保障、生活上关心四个维度,提出了大力选拔使用优秀基层干部,把政治品质好、能力素质强、既懂业务、会管理,又能化解矛盾、协调关系的“复合型”人才充实到机关党务队伍中。通过“对标一流、争先进位” “双十星”创建等活动,打造“华坪铁军”“华坪先锋”“华坪英才”,争创“十星”党组织、“十星”党员,全面实施“华坪先锋工程”,加强党组织和党员日常考核工作,全面推行党员积分制管理,并与民主评议、评先评优有机结合,积极践行执纪监督“四种形态”,以铁的纪律规范党员干部行

为。


推荐访问:乡村 建设 心得体会 党建引领美丽乡村建设乡村建设心得体会 党建引领美丽乡村建设乡村建设心得体会 美丽乡村建设的体会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