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风华文档网!

敢教日月换新天团课心得体会(完整)

工作总结 时间:2022-06-16 14:18:03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敢教日月换新天团课心得体会(完整),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敢教日月换新天团课心得体会(完整)

敢教日月换新天团课心得体会5篇

敢教日月换新天团课心得体会篇1

敢叫日月换新天

——从劳动经济效益指标看萍钢改革发展12年

1997年4月,以涂建民为领导的管理团队开始了“港人治港”。1999年,上任不到两年的萍钢公司领导班子带领萍钢人一鼓作气实现盈利1015万元,终于甩开了多年亏损的帽子。

2003年7月23日,萍钢成功改制,将企业的人员、债务、社会职能全部承接。同年,“再造萍钢”工程第一批工人进驻工地。

2006年9月21日,萍钢成功对江西九江金沙湾钢厂实施重组;
2007 10月8日,九钢技改一期工程破土动工。

2009年7月31日,萍钢在井冈山上提出在实现企业三级跳,打造千万吨级钢铁企业,并着手进行企业股份制改造,向全国十大钢铁集团迈进。

由一家钢铁企业裂变为实施“三套牌子,一套人马”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萍钢人不屈不挠的跨入500万吨钢行业门槛;
从1996年的销售收入6.5亿元到200年的202亿元,萍钢经营效果呈现强势增长。改制发展12年,无论在规模、效益与发展速度上,萍钢都可以用“极速”这个词来形容。而萍钢的各项劳动效益指标更是日新月异,一步一步迈向优强企业目标。

我们可以拿这样一组人工成本指标做出比较。

年份

在岗人数

人均产钢

人均利税

人均利润

人均收入

吨钢工资

劳动生产率

吨/人

元/人

元/人

元/人

元/吨

元/人

1996年

13315

27

-5084

-8006

5993

228

22891

2002年

7553

231

56101

26739

19657

85

266544

2008年

13524

392

72662

12788

34533

88

217677

2008年与1996年比

2%

1352%

-1529%

-260%

476%

-61%

851%

2008年与2002年比

79%

70%

30%

-52%

76%

4%

-18%

1996年与2002年比

-43%

756%

-1203%

-434%

228%

-63%

1064%

一、员工数量从减法到加法:从减少43%到增加79%

1998年-1999年为了企业生存和适应市场经济要求,萍钢公司正式走上了“减法”之路,加大了减员增效和下岗分流力度,开始对企业内部进行撤并管理机构和岗位,减少管理层次、严格定员定编,消除岗位上的富余人员。通过内部退养、减薪留职、下岗待业等方式,萍钢共分流3000余人。2002年企业在岗员工比1996年减少了5762人,不在岗人数也由1998年的3480人增加至2002年的3800人。

企业实施整体改制后,2003年-2004年,萍钢实施“再造战略”,使近2250名企业内部退养、下岗人员和倒闭的原附属企业职工上岗的同时,解决了历史遗留的人员包袱重的深层次矛盾,还安排再造工程新厂区当地居民800余人就业。2008年-2009年,萍钢重组九钢后,大力实施“300亿工程”,企业规模急剧扩张,新岗位的剧增转变为巨大的人力需求,萍钢公司面向社会招收了6000余名新员工。企业在岗员工由改制前的7553年增长至13524人,增加了79%。截止至2009年7月,在岗人数达到15703人,预计2009年企业在岗人数将达到16000余人,改制后的在岗人员将比改制前增加一倍以上。

二、人均产钢两级跳:改制前是减人增钢,改制后是增产增人增钢

人均产钢由两个数据控制,一个是企业的钢铁总量,第二个是钢铁主业人员的总数。学过分数的人都知道,如果单纯的对钢的总量做加法,那么人这个劳动力因素就会达到极限,人均产钢就会受到制约;
反之,如果单纯的对钢铁主业人员总数做减法,而钢的总量保持不变,那是不可能会有人均产量的快速提升。只有对两者都进行有效地控制和提升,在发展壮大企业规模的同时,对劳动者的结构与素质进行不断的优化,才能使人均产钢出现增长。

从以上在岗人员分析中我们知道,改制前的人数是做减法,人员减少43%,而钢产量却是从35万吨向200万吨迈进,2002年萍钢的钢产量达到174万吨,钢产量增长了397%。这一数字的一减一增使得人均产钢从27吨/人增加至231吨/人,人均增产204吨。

到了2008年,钢产量保持了飞速的发展达到430吨钢,如果剔除冰雪灾害和九钢技改三期投产影响,企业年产钢可达到500万吨,虽然企业在岗人数又比改制前增加了79%,钢产量却增加了1.5倍,从而使得人均产钢达到392吨/人。用这样一句话来形容:从新的一届领导班子上任后,原来8个半人炼的钢,在2002年1个人就干了;
原来56个半人甚至是60至70人炼的钢,到2008年1个人就干了。企业规模大了,设备自动化程度高了,员工素质好了,企业的效益就高了。

三、员工收入增近五倍:从涨2倍工资到工资迈上3万元台阶

从1996年-2008年12年间,萍钢的员工收入增长了近五倍,工资也从原来的不到6000元越上了34000元的台阶,在全国钢铁行业人均工资增长了4.5倍的情况下,萍钢人均工资增长了4.8倍,略高于全国平均的增长速度。

人均工资

1996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全国平均

8967

17130

20960

24844

28183

31442

35225

48877

萍钢

5993

19657

22264

20649

23654

26971

28114

34533

比上年增长

 

 

13%

-7%

15%

14%

4%

23%

与全国平均比

67%

115%

106%

83%

84%

86%

80%

71%

萍钢全国排名

41

19

22

44

44

44

48

42

2002年萍钢公司在全国72家钢铁企业中人均收入排名第19位,比全国平均水平略高。2004年遭遇钢铁“价格风暴”后,萍钢实行企业效益决定员工收入的薪酬改革,尤其是企业在整体改制后,每年都保持了在25%-30%的分红比例,但在四年间,萍钢公司的人均工资都保持在全国平均水平的80%以上,并且在企业效益增长的同时,给予员工稳定的工资增长。在2008年萍钢公司遭受“金融海啸”的影响,再加上冰雪灾害天气的影响,在企业利润下降70%的时候,却保持了企业员工23%的收入增长。

企业虽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我们也不得不关注到,企业周边钢铁也在悄悄地发展着,虽然有一些企业由于体制与盈利能力差的原因,再加上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目前处于严得亏损状态,但我们也要清醒的看到自己的差距,加快发展步伐,保持又快、又好的发展速度。看看八大钢厂间的近十年劳动经济效益指标,我们可以看出萍钢与周边钢厂的激烈竞争。

启示一:人均利润——湘钢人均利润10年超72倍,发展势头迅猛;
萍钢公司不甘示弱,10年间由第7位上升至第4位。

人均利润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全国平均

1727

6415

11383

14986

34799

56574

51717

63094

78369

37133

涟钢

4850

10598

10578

12877

17363

50834

24768

45016

50990

8870

柳钢

2126

7690

20762

27071

55498

89924

48921

80830

106902

2806

南昌

456

3772

5134

5921

11075

11522

12265

13434

36173

1842

三钢

5269

19331

22270

42052

93019

71310

31058

70706

85228

19252

韶钢

9584

17855

18720

41516

98651

81357

10391

39432

69300

-15824

湘钢

1366

4670

11226

13844

20814

64026

32822

38741

96523

99983

新余

2283

3138

4482

4807

7298

8930

10068

14334

40366

35565

萍钢

1247

16509

18588

26739

57793

25303

37116

46824

53346

12788

萍钢全国排名

38

10

15

14

15

42

29

36

41

48

在最近十年间,萍钢的人均利润水平上升了9倍,明显低于全国20倍的增长速度。从展示图中可以看出,湘钢的人均利润上升是最快的,在江南八大钢厂中居于第1位。但是比1996年的人均亏损8006元,12年改革以来我们人均增长了20794元/人,并且在2000年,我们的人均利润水平进入前十,当时湘钢的人均利润不到萍钢的三分之一,2008年我们的排名较12年前前进了3位。

启示二:人均产钢——两年蝉联冠军宝座,萍钢人均产钢指标尽显优势

2008年萍钢人均产钢392吨/人,比1996年的27吨/人增长了365吨,增长率为1352%,位居全国第17位,位居江南八大钢厂第2位。2002年,萍钢人均产钢第一次进入前10名,是当时江南八大钢厂中唯一一个人均产钢突破200吨台阶的企业。2003年,萍钢公司实施整体改制。此时,许多人认为萍钢的指标已经到顶,很难再实现新的突破。企业还有“潜力”可挖吗?萍钢还能创造奇迹吗?事实再一次证明,萍钢人凭着“事在人为,志在超越”的豪情壮志,再一次书写冶金工业史上的传奇,4年后,2006年萍钢以人均产钢467吨的骄人成绩位居全国钢铁行业的第7位。在江南八大钢厂中于2006年、2007年连续蝉联第1位。2008年柳钢以10年增速7倍的成长速度于2008年人均产钢高居榜首,萍钢居第2位。

人均产钢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全国平均

63

69

89

108

137

167

186

222

249

249

涟钢

64

85

91

111

118

183

215

255

262

254

柳钢

52

50

62

103

134

219

327

382

377

436

南昌

50

66

99

129

143

165

207

264

288

252

三钢

85

89

116

171

184

236

287

310

270

292

韶钢

106

98

99

163

204

252

237

279

260

385

湘钢

56

54

94

117

131

169

206

249

285

324

新余

39

52

68

84

90

117

147

182

194

199

萍钢

85

110

144

231

225

259

371

467

409

392

萍钢全国排名

19

13

14

10

13

18

15

7

18

17

主要原因分析是由于炼铁的徘徊不前,企业钢产量受到影响,再加上九钢技改期间人员配备后设备并未完全发展其发能,再加上冰雪灾害期间九钢被迫停电检修,2008年萍钢的人均产钢跌破400吨/人。

启示三:劳动生产率——位居全国平均水平之下,萍钢仍有潜力可挖

萍钢公司的劳动生产率1996年为22891元/人,当时在全国排名第48位。12年间劳动生产率达到217677元/人,增长率为850%,是12年前的9.5倍。近十年间,柳钢与湘钢的劳动生产率增长最快,均达到10年前的4倍以上,湘钢为最高,现劳动生产率约是原来的5倍。

劳动生产率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全国平均

96662

119380

162276

195944

261170

181033

194332

226668

257701

259993

涟钢

80152

114545

118852

143130

65905

186958

158615

211061

273327

228355

柳钢

66645

67152

90375

148672

194757

217250

268354

341317

421080

273886

南昌

59458

79852

137187

197609

233350

106467

118844

165481

178457

174962

三钢

123943

138198

175312

216432

268504

180105

142689

206166

255182

183609

韶钢

137402

138719

162512

206626

229905

139307

132789

202017

220010

270953

湘钢

73774

83506

132195

174422

78850

177141

149415

184666

308054

359297

新余

60559

75788

103103

119919

33010

76541

94308

107733

151645

170908

萍钢

86212

117446

177092

266544

279248

148459

186577

229840

227826

217677

萍钢全国排名

34

25

22

18

25

35

26

23

41

42

结束语:敢叫日月换新天,金融危机中萍钢逆境发展,2009年多数劳动经济指标进入前20名

12年的改革发展,12年的风雨历程,萍钢在逆境中争生存,在危机中求发展,是前进?是后退?2009年萍钢又是获得了怎样的发展先机呢?不看指标看排名,在关键劳动经济效益指标中,我们所有的排名都是前进的,尤其是我们的人均利润比12年前整整前进了33位,进入了全国20强,位居第17位,这说明萍钢公司的人均盈利水平上升非常的快。而在全国20强以内的还有人均产钢、人均收入和吨钢工资,这些都需要我们高举企业文化大旗,坚定不行移的执行企业的战略决策,共同努力来保持萍钢公司12年的改革发展成果。

年份

指标

人均产钢

人均利税

人均利润

人均收入

吨钢工资

劳动生产率

吨/人

元/人

元/人

元/人

元/吨

元/人

1996年

全国平均

39

7844

2407

8967

230

54845

萍钢

27

-5084

-8006

5993

228

22891

全国排名

30

49

50

41

22

48

2009年5月

全国平均

105

11474

-6327

15904

152

163748

萍钢

168

24940

8097

16768

100

154052

全国排名

16

25

17

21

21

37

排名前进位数

14

24

33

20

1

11

敢教日月换新天团课心得体会篇2


知难而进敢叫日月换新天

遂宁高级实验学校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曾经令我们寝食难安的2007年高考转眼已是风云散去,尘埃落定。受刘兴明校长委托,在此,我谨代表遂宁高级实验学校,向各位领导汇报2007年高三工作,恳请指导。
一、我校今年高考的基本情况
众所周知,我校办学历史较短,学校的社会影响力还远不及百年老校,学校生源质量相对较差,而高2007级生源更是令人揪心。其次,学校前三届高考一年一个台阶,高2006级尤为突出,这使高2007级的师生们倍感空前压力。但是,在市教育局、开发区管委会的正确领导和支持下,在全市教育同行的关心、帮助下,特别是在学校领导班子及全体高三师生的辛勤耕耘下,遂宁高级实验学校今年高考又喜获丰收,突出表现在:
1、往应届文考硬上线502人,艺体双上线38人,学校本科上级总人数达540人,创历史新高。


2、重点本科上线人数82人,理科600分以上4人,最高分达612分,文科最高分达595分。
3、单班升学率突出:18班本科及重点升学率分别为92.5%、25%;
19班本科及重点升学率分别为91.6%、25.3%。
4、胡泓雅、杨成两位同学以其优异的学业、全面的素质分别被美国艾伯利亚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录取。
二、我校在抓高2007级工作中的几点举措1、强信心,鼓干劲。
面对困难与压力,刘兴明校长高度重视。去年暑假,刘校长多次召集学校相关领导、教师研究高三工作,想办法,添措施,在假期里就成立了高三毕业班领导小组。围绕“最大限度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学校在首次高三年级大会上便响亮地提出了“优秀的高2007级”口号,并要求善始善终地提这个口号,增强师生的信心,鼓舞大家的斗志。
2、强化常规管理,确保年级风气。
学校管理无特区,“高三管理无特区”。无论是高三教师,还是高三学生;
无论是应届生,还是往届生,学校都像对其他年级师生一样,甚至更加


严格地要求高三师生。老师们坚持坐班,精心备课,耐心答疑。同学们比学赶帮,刻苦钻研,勤奋学习。从而构建一支风气正,斗志高昂的高三队伍。
3、严把教学关,促进师生共同进步。
①实施课堂督导制。高三伊始,我们便邀请市教科所的专家到我校视导。专家们深入课堂,为教师们的课堂教学把脉。老师们或得到鼓励,或得到善意而中肯的批评,受益匪浅。校内也坚持不懈地开展课堂督导活动,每天有3-4名备课组长以上的管理人员深入课堂听课。教学开放月期间,我们主动邀请兄弟学校教师来我校高三听课,为我们传经送宝,同时,学科内实施借班上课制,促使教师们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领导的关心、关注、督促,使年级教师热情高涨,工作更加敬业,更富成效。
②建立学情调查与反馈档案。教务处每月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校长及所有蹲班领导定期与学生座谈。学校随时掌握年级发展动态,随时向年级通报,年级随时通报到学科组,学科组进一步落实到教师个人。
③严格实施教考结合。学校要求高三年级原则不采用原版试题,每套试题均由备课组3名以上的教师把关,精选精装,力求与当时的教学进度一致,坚决避免“考非所教,教非所考”现象,以便有效把握教情、学情,同时控制好难度,调动绝大多数学生积极性。

敢教日月换新天团课心得体会篇3

专题片敢教日月换新天心得体会
——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专题片《敢教日月换新天》心得体味
为庆祝___成立100周年,中央宣传部联合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国家进展改革委、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国社科院、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央档案馆、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共同摄制24集大型文献专题片《敢教日月换新天》,将从6月20日起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晚间黄金时段播出。
该片以____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____总书记关于党的历史的重要论述,坚持正确的党史观,坚持实事求是,注重史论结合,全面展现一百年来___不懈奋斗的伟大历程、辉煌成就和珍贵经验,深入反映党团结带领人民以“敢教日月换新天”豪情让中华大地发生的沧桑巨变,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据了解,该片突出“政论情怀、故事表达”的风格,运用宏大叙事与微观刻画相结合的手法,注重挖掘新奇素材和感人故事。摄制过程中,工作团队修复和披露大量宝贵影像资料,部分使用超高清8K拍摄技术手段,并到12个国家和地区开展拍摄,为广阔观众全面了解和深入学习党的历史提供了丰富资料。
节目以百年来___为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不懈奋斗史,和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历程为主线,全景展现了___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志气、足踏实地的苦干
1


精神、始终不忘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历史伟业。
“为有牺牲多壮志”,高度凝练了___人的初心和牺牲精神;
“敢教日月换新天”,充分彰显了___人的使命和英雄气概。慎海雄指出,《敢教日月换新天》以大历史观,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索历史规律,生动诠释了我们党一百年来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赖人民,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作为奋斗目标。全片生动阐述了党的百年历史,这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
据介绍,这部大型文献专题片运用宏大叙事与微观刻画结合的手法,努力做到“政论情怀、故事表达”。全片制作了长达126分钟的4K超高清三维动画,并首次在片中部分使用了8K超高清拍摄手段,引入了人工智能(AI)影像修复技术,是总台积极构建“5G+4K/8K+AI”新格局的又一次创新实践。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当代中国所所长姜辉表示,___一百年的历史,是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人类文明进展做出更大贡献的最好教科书。这部大型文献专题片用影视形式来展现党的百年历史,一定能够在全党和全国人民学习“四史”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2


敢教日月换新天团课心得体会篇4

有关观《敢教日月换新天》心得体会优秀5篇
百年风云,布满了血与火的洗礼。在中华民族最危急的时候,新青年们扛起科学民主的大旗,革命先驱们在前所未有的黑暗中为这个古老的中华民族寻来了新奇的火种——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把星星之火在嘉兴南湖点燃,很多先烈英雄、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无惧牺牲,将这火种传遍全中国,最终点亮了华夏的夜空。东方红太阳升,中国人民从今站了起来。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有关观《敢教日月换新天》心得体会优秀5篇》,供大家参考学习,欢迎阅读。有关观《敢教日月换新天》心得体会优秀5篇一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遗忘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将来,也不能遗忘走过的过去,不能遗忘为什么动身。欲知大道,必先知史。百年党史凝聚着革命的智慧结晶,是我们党从一个成功走向另一个成功的重要“入党申请书法宝”,集万千精髓于一身。通过《敢教日月换新天》让我明白,党员干部当从党史学习中传承红色基因、发扬红色情怀、赓续红色血脉,从而不断增加“忧患意识”,提升“为民意识”,筑牢“政治意识”。
传承红色基因,不断增加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经过8年持续奋斗,我们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解决了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肯定贫困问题,啃下了最难啃的“硬骨头”。面对如此骄人的成果,我们必需时刻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脱
1

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行百里者半九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喊喊口号就能实现的,我们必需永久保持慎终如始、戒骄戒躁的清醒意识,不断加强斗争历练,增加斗争本事,永葆斗争精神,以“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动身”的坚韧意志,应对好每一次重大风险挑战。不断增加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不能因一时的成果而沾沾自喜、得意忘形;
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决不能傲慢自满、范文写作固步自封、停止不前,要以饱满的****、昂扬的斗志和旺盛的生命力迎接新征程上的挑战。
发扬红色情怀,不断提升为民意识,坚持人民至上。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我们党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人民就是我们不懈奋斗的动力来源。党员干部要坚决不移走好群众路线,坚持人民至上的服务理念,听得进群众的意见,记得住群众的建议,从思想上重视群众说的每一句话。要着力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迫切的问题,不搪塞敷衍,不推诿扯皮。走访慰问要多“上心”,切忌走马观花、流于形式、走走过场,要让群众真正感到暖和;
入户宣传要多“专心”,切忌照本宣科、蜻蜓点水、应付了事,要让群众从心底里真正理解。常思为民之策,常修为民之心,以百姓心为心,把自己也当成老百姓,同平凡老百姓同坐一条凳、同耕一方土,全心全意当好老百姓的“服务员”而不是“官老爷”。党员干部要擅长处理好群众之间看似“鸡毛蒜皮”的小事,从而在“一枝一叶”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为民意识。庚续红色血脉,不断筑牢政治意识,永葆“肯定忠诚”。“对
2

党肯定忠诚”既是政治标准,也是实践要求,更是党员干部不可缺少的政治灵魂。总书记指出,“对党忠诚,不是抽象的而是详细的,不是有条件的而是无条件的,必需体现到对党的信仰的忠诚上,必需体现到对党组织的忠诚上,必需体现到对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忠诚上”。“肯定忠诚”不仅要求我们体现在熟悉和思想上,更要融入到灵魂和血脉中,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践于行。党员干部要学会以党史为“养分”,时刻补足精神之“钙”,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任何状况下,都要始终坚决政治立场,坚守政治方向,严守政治法规。要自觉做到旗帜鲜亮讲政治,做人做事讲原则,一心一意听党话,坚决不移跟党走。要将党史的精髓学得入脑入心,通过反复细致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推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始终做到政治信仰不变、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夯实基础。
有关观《敢教日月换新天》心得体会优秀5篇二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进一步加强党史学习,6月21日中午,建筑工程学院党总支组织全体老师党员在建工楼N306会议室集体观看大型文献专题片《敢教日月换新天》首集《开天辟地》。
据悉,《敢教日月换新天》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央档案馆、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等单位联合摄制。节目以大历史观,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
3

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生动诠释了我们党一百年来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位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全片生动阐述了党的百年历史,这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
有关观《敢教日月换新天》心得体会优秀5篇三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进一步加强党史学习,6月21日中午,建筑工程学院党总支组织全体老师党员在建工楼N306会议室集体观看大型文献专题片《敢教日月换新天》首集《开天辟地》。
据悉,《敢教日月换新天》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央档案馆、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等单位联合摄制。节目以大历史观,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生动诠释了我们党一百年来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位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全片生动阐述了党的百年历史,这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
有关观《敢教日月换新天》心得体会优秀5篇四6月21日上午,x镇全体机关干部开头利用每周一集体学习时间观看《敢教日月换新天》大型系列文献专题片,重温历史,传承红色精神。
4

《敢教日月换新天》围绕我们党百年奋斗历程,既有宏大的历史视野,又有生动感人的历史细节,是我们党百年辉煌的一部影像“大传”。该专题片生动的诠释了我们党一百年来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位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来临之际,通过组织观看《敢教日月换新天》大型系列文献专题片,激发起了机关干部爱党爱国的热忱,营造了热闹、深厚的氛围。机关干部们纷纷表示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要有“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志气,和脚踏实地的苦干精神,为建设秀丽新孔村贡献力气。
有关观《敢教日月换新天》心得体会优秀5篇五“困难困苦,玉汝于成。”在南非约翰内斯堡进行的金砖国家工商论坛上,总书记用这样一句中国古语,概括和形容中国不畏艰险走过的不平凡历程,穿越风雨取得的不平凡成就。这是历史的总结,更是现实的激励、将来的昭示。
日新月异?风驰电掣?一日千里?选用一个什么样的词,来形容新中国成立特殊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速度、沧桑巨变,还真是不简单。从国民生产总值只有区区100多亿美元,重工业几乎为零的新中国成立之初,到粮票、油票、肉票、布票、副食本、工业券等是老百姓的生活必需,甚至买糖果糕点、火柴肥皂都要票证的改革开放之初,再到以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实力,托举起掩盖13亿多人的全球最大社会保障网,创造了每年减贫1300多万人的脱贫奇迹的今日,有一把开启幸福生活的“钥匙”贯穿
5

始终,这就是“奋斗”,没有奋斗,就没有过去,就没有现在,更没有将来。
大江东流,岁月汤汤。“有幻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正如报道所言,回溯历史,让我们摆脱“开除球籍”忧思的,是中华儿女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壮志;
助我们“杀出一条血路”的,是亿万人民那一股子敢闯敢干的气呀、劲呀。这就是奋斗的印迹,这就是奋斗精神的伟力。处在即将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关键历史节点,处在一个激情澎湃、生长幻想的时代,一个需要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的岁月,我们现在需要做的还是奋斗、奋斗、再奋斗。
“天上不会掉馅饼,只有努力奋斗才能幻想成真。”尽管我们走过了万水千山,但走向将来仍需跋山涉水。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以奋斗的姿态,风雨无阻创造美好生活,书写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的新篇章……冲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一程,不可避免要“爬雪山”“过草地”,要闯过新的“娄山关”“腊子口”。敲锣打鼓、轻轻松松来实现我们的美好生活,是肯定不可能的,因为“美好生活不是温室里的生活,不是真空里的生活,风风雨雨就是生活的本身。”这是生活中的常识,是看得见的哲理。经历风雨才能见到彩虹,闯过隘口才能一马平川。风雨无阻创造美好生活,不能纸上谈兵,不能空喊口号,必需拿出实打实的作风,做出实打实的努力。我们手中这把“奋斗”的“钥匙”,
6

一定要握紧、用好、用活,要始终保持“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警醒,保持“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也是干出来的”信念,紧握奋斗之桨,高扬奋斗之帆,用“老黄牛”的钻劲、“钉钉子”的狠劲、“连根拔”的韧劲,奏响奋斗这一时代强音,以今日的奋斗成就明天的光荣,真正成为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
越过“雪山”才能明白探索的价值;
跨过“草地”才能收获奋斗的欣喜。只要我们把昨天的成果作为今日奋斗的基础,把眼前的困难当作夺取明天成功的起点,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就能万众归心、凝心聚力,让奋斗成为我们风雨无阻创造美好生活的坚实底色,不负我们的幻想,不负伟大的时代。

7

敢教日月换新天团课心得体会篇5

敢教日月换新天观后感500字
“征途漫漫,唯有奋斗’今天下午,学院组织新发展预备党员观看了纪录片《敢教日月换新天》,片中将”奋斗’作为主题,奋斗是一个国家发展的精神动力,也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源泉,”奋斗’一词也成为过去一年中国攻坚克难,决战全面小康的主旋律。作为学生党员,我们应当明确奋斗的方向,时刻牢记,”奋斗是攻坚克难,披荆斩棘的迎难而上’,”奋斗是坚韧拼搏,奋勉图强时的锲而不舍。’,”奋斗是勤勤恳恳,忠诚实干时的初心不改。’做好迎接困难,挑战,风险的充分预备。以坚韧不拔,不屈不挠,越挫越勇的韧劲和斗志当好”铺路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敢教日月换新天观后感500字
为引导干警学习革命先辈们勇于担当、不畏牺牲、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2021年6月22日,额尔古纳市检察院组织干警观看大型文献专题片《敢教日月换新天》。
专题片叙述鸦片战争后,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民陷入苦难当中。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这一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转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转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转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
观影结束后,全体检察干警被革命战争年代共产党员抛头颅洒热血,冲锋在前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所感染。纷纷表示,要以革命先辈

第1页共3页

为榜样,将革命精神传承到检察工作中,以坚决的抱负信念肩负起新时代职责使命,捍卫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守护人民群众奇特生活。
敢教日月换新天观后感500字
近期,由中央多个部门共同摄制的24集大型文献专题片《敢教日月换新天》将间续播出,全面呈现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不懈奋斗的伟大历程,呈现党带领人民在中华大地上创造的辉煌成就,呈现党领导下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成功密码’,格外值得认真观看、细细品尝。
《敢教日月换新天》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央档案馆、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等单位联合摄制。节目以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为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不懈奋斗史和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历程为主线,全景呈现了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历史伟业。
该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历史的重要论述,坚持正确的党史观,坚持实事求是,注重史论结合,全面呈现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不懈奋斗的伟大历程、辉煌成就和宝贵阅历,深入反映党团结带领人民以”敢教日月换新天’豪情让中华大地发生的沧桑巨变,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是披荆斩棘、接续奋斗的恢弘诗篇,是

第2页共3页

玉汝于成、沧海桑田的壮丽画卷。这部大型文献专题片用生动的故事和真实的素材将这段历史倾情演绎,并协作”5G+4K/8K+AI’等先进技术,充分展示出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光荣和英雄气概。
在笔者看来,从这部党的影像”大传’中,我们不仅可以在享受视觉盛宴中学习党史,更要细细品尝蕴含其中的奋斗精神,正是党始终保持和弘扬伟大奋斗精神,革命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才能从成功走向成功,不断开创祖国前无古人、后启来者的伟大复兴之路。
体会奋斗艰辛。伟大出自平凡,英雄来自人民。党的百年奋斗之路,绝不是一帆风顺,而是”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动身’,有四一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下革命事业的严峻受挫,有新中国刚成立即面临帝国主义的威逼,有”十年动乱’中社会主义建设的迷茫与徘徊但每一个坎,我们都迈过去了;
每一次危机,我们都成功化解了,在种种不利因素之前,保持勇往直前而又坚韧不拔的意志,正是奋斗精神的最好体现。从曲折前进的百年历史中,我们可以细细品尝先辈的奋斗精神。
感受奋斗豪情。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党的百年成就绝不是偶然的,而是与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分不开,其中一个就是奋斗精神。大庆油田之中,”铁人’喊出的那句”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以及本部专题片的题目”敢教日月换新天’,就是这种奋斗精神乃至奋斗豪情的生动写照。党的百年历史,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奋斗史,从其中能够深刻品尝奋斗精神。
第3页共3页

推荐访问:团课 心得体会 日月 敢教日月换新天团课心得体会 敢教日月换新天团课心得体会 敢教日月换新天团课心得体会300字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