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风华文档网!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完整版】

工作总结 时间:2022-09-16 13:42:02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完整版】,供大家参考。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完整版】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以下简称“内控制度”)

 作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自我调节、 自我约束的内在机制, 在企业管理系统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内控制度的建立、 健全及实施情况的好坏, 是企业生产经营成败的关键。

  一、 企业内控制度建立原则

 1 、 相互牵制原则:

 企业每项完整的经济业务活动, 必须经过具有互相制约关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控制环节方能完成。

 在横向关系上, 至少由彼此独立的两个部门或人员办理以使该部门或人员的工作受另一个部门或人员的监督; 在纵向关系上, 至少经过互不隶属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岗位或环节, 使下级受上级监督, 上级受下级牵制。

 对授权、 执行、 记录、 保管、 核对等不兼容职务要相互分离控制。

  2 、 协调配合原则:

 各部门或人员必须相互配合, 各岗位和环节都应协调同步, 各项业务程序和办理手续需要紧密衔接, 以保证经营管理活动的有效性和连续性。

 协调配合原则是相互牵制原则的深化和补充。

 贯彻这一原则, 尤其要避免只管牵制错弊而不顾办事效率的机械做法, 必须做到既相互牵制又相互协调, 从而在保证质量、 提高效率的前提下完成经营任务。

 3 、 程序定位原则:

 企业应该按照经济业务的性质和功能将其经营管理活动划分为若干个具体工作岗位, 并根据岗位性质相应地赋予职责权限, 规定操作程序, 明确检查标准, 责、权、 利统一。

 形成事

 1

 事有人管、 人人有专职、 办事有标准、 工作有检查, 以此定出奖罚制度, 增加每个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提高工作效率。

  4 、 成本效益原则:

 实行内部控制的成本要低于由此产生的收益, 力争以最小的控制成本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5 、 层次效益原则:

 正确处理企业内部控制层次与工作效率的关系, 防止以增加层次的“人海战术”来获得较好内控效果的现象。

 以高效、 有用为出发点, 合理设臵内控层次(或人员),明确各个层次的职责权限, 强化各相应层次的责任心, 提高企业内部控制的有用性和效率性。

 二、 企业内控制度的主要内容

 1 、 结构控制。

 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及有效运行, 有赖于企业内部良好的法人治理结构。现代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 使得客观上需要明确股东会、 董事会、 监事会和经理层的职责, 以保障有关各方的合法权益。

 董事会维护出资人权益, 对股东大会负责, 对公司的发展目标和重大经营活动做出决策; 监事会对董事会、 公司的财务工作及经营者执行法律和公司章程情况进行监督; 同时还应设立满足企业监控需要的职能机构如审计部、 稽查部, 对董事会负责并在业务上受监事会指导。

 推行职务不兼容制度, 杜绝高层管理人员交叉任职,形成各负其责、 协调运转、 有效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 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转。

  2 、 授权批准控制。

 授权批准是指单位在处理经济业务时, 必须以授权批准来进行控制。在公司制企业中, 一般由股东会授权给董事

 2

 会, 然后再由董事会授权给企业的总经理和有关管理人员。

 企业每一层的管理人员既是上级管理人员的授权客体, 又是对下级管理人员授权的主体。

 单位内部某个部门或某个职员在处理经济业务时, 必须经过授权批准才能进行, 否则就无权审批。

 授权批准有一般授权和特

 定授权两种形式。

 授权批准控制的基本要求是:

 首先, 要明确一般授权与特定授权的界限和责任; 其次, 要明确每类经济业务的授权批准程序; 再次, 要建立必要的检查制度, 以保证经授权后所处理的经济业务的工作质量。

 实践证明, 权利应受到制约, 失去制约的权利极易导致腐败。

  3 、 会计系统控制。

 会计系统控制是企业内部控制的核心, 企业应依据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控制规范, 制定适合本企业的会计制度, 明确会计凭证、 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的处理程序, 建立和完善会计档案保管和会计交接办法, 实行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 以充分发挥会计的监督职能。

 重点把好两个关口:

  (1 )

 加强对原始凭证的审核监督。

 原始凭证是记录和反映经济业务的最基本证据。

 取得和审核原始凭证是会计核算工作的起点, 也是保证会计数据的合法、 真实、 准确、 完整的关键。

 因此对原始凭证的审核监督, 是各单位经济活动依法进行的重要环节。

 会计机构、 会计人员对不真实、 不合法的原始凭证不予受理; 对记载不准确、 不完整的原始凭证予以退回,要求其进行更正、 补充。

 在实际工作中人们往往忽略对不真实、 不合法的原始凭证的审核监督, 在审核原始凭证时应着重注意以下几点:

 ①大项经济业务要审核监督审批程序, 是否

 3

 经主管财务的领导批准, 是否是单位正常业务工作的需要, 有无超出单位业务范围之外的经济活动。

 ②对不真实、 不合法的原始凭证不予受理, 是法律赋予会计机构、 会计人员的一项重要权力, 要明确权力与责任的关系, 不能讲情面或有后顾之忧, 应坚决依法制止和纠正。

 (2 )

 加强对财务收支的审核监督。

 对财务收支监督的内容包括:

 资金来源、 资金管理渠道、 资金支出管理范围和支出标准项目等, 监督的重点是合法性问题。

 在对收入监督审核时应注意有否不按国家规定的标准收费, 提高收费标准的; 有否收入不按国家规定管理, 挪用、截留、 转变资金性质、 设账外账和设“小金库”的。

 在对支出审核监督时应注意审核财务支出的内容是否符合法律、 法规、 规章和制度; 审核财务支出的内容有无变通、 虚报冒领的问题;审核是否有扩大开支范围、 提高开支标准的问题; 审核支出金额与实际需要量是否相符。

 只有这样才能堵塞漏洞, 防止违法违纪现象的发生。

  4 、 资产保护控制。

 就是对实物的采购、 保管、 发货及销售等各个环节进行限制接近、 定期盘点、 记录保护、 账实核对、 财产保险等控制。

 在实际工作中, 现金、 银行存款、 其他货币资金、 有价证券和存货等变现能力较强的资产必须限制无关人员直接接触, 货币资金的收支管理只能限于特定的出纳员, 支票等重要票据的签发, 必须是单位指定的负责人, 存货的实物保护可以有专职的仓库保管员控制, 对一些特殊的存货还应采取一些必要的其他保护措施, 达到保护单位资产的安全完整性, 防止资产流失。

  5 、 职工素质控制。

 企业内控制度落实好坏与否, 取决于执行者,

  4

 职工素质控制是执行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保证, 单位在招聘、 使用、 培养、 奖惩等方面对职工素质要进行控制。

 招聘是重要环节, 单位的人事部门和用人部门应共同对应聘人员的素质、 水平、 能力等有关情况进行全面的测试、 调查, 以确保受聘人员能够适应工作的要求。同时应注重人力资源的合理配臵, 打破平均主义的分配制度, 推行优胜劣汰的用人机制, 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 使企业充满生机和活力。

  6 、 预算控制。

 预算控制是保证内部控制结构运行质量的监督手段。

 预算管理是将企业的目标及其资源的配臵方式以预算方式加以量化, 并使之得以实现的企业内部控制活动或过程的总称。

 预算管理由预算编制、 预算执行、 预算控制、 预算考评等环节构成, 内容可以涵盖单位经营活动的全过程, 包括融资、 采购、 生产、 销售、 投资、 管理等诸多方面, 也可以就

 某些方面实行预算控制。

 预算方案由董事会制订, 组织实施由总经理执行。

 但在实践中, 大多数企业的预算是由总经理组织编制, 报董事会批准后实施的, 由于信息不对称, 董事会不可能对预算提出实质性意见, 预算管理中董事会职权弱化的现象十分突出, 从而滋生了预算管理中由内部人控制的现象。

 针对上述问题, 应该在董事会下设预算委员会或由直接对董事会负责的内部审计部门进行预算的制订、 协调、 监控、 评价、 考核等工作; 预算的执行层由各预算单位组织实施, 并辅之以对等的权、 责、 利, 预算内资金实行责任人限额审批, 限额以上的资金实行集体审批, 严格控制无预算的资金支出。

 企业在实行预算管理时要注意:

 ①所编制预算必须体现单位的经营管理目标, 并明确责任; ②预算在执行中, 应当允许经过

 5

 授权批准对预算进行调整, 以使预算更加切合实际; ③应当及时或定期反馈预算的执行情况。

  7 、 风险控制。

 企业针对每个控制点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系统, 通过风险预警、 风险识别、风险评估、 风险分析、 风险报告等措施, 对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进行全面的防范与控制。

 主要包括:

 ①筹资风险控制。

 企业的财务结构、 筹资结构、 筹资金额及期限、 筹资成本、 偿还计划等都要事先评估、 事中监督、 事后考核, 关键是要保证有一个合理的资金结构, 维持适当的负债水平, 既要充分利用举债经营这一手段获取财务杠杆收益, 提高自有资金赢利能力,同时要注意防止因过度举债而引起财务风险的加大, 避免陷入财务困境。

 ②投资风险控制。无论是债权股权投资还是长短期投资, 企业都要进行可行性研究并根据项目和金额大小确定审批权限, 预计可能出现的负面影响及对策。

 ③信用风险控制。

 主要指应收账款引起损失的可能性。

 企业应制定客户信用评估体系, 确定信用授权标准, 规定信用审批程序, 进行信用实时跟踪。

 ④合同风险控制。

 建立合同起草、 审批、 签订、 履行监督和违约措施的控制程序,防止因发生法律纠纷而导致的企业诉讼。

  8 、 审计控制。

 审计控制主要是指内部审计, 内部审计是对会计的控制和再监督。

 对会计资料进行内部审计, 既是内部控制的一个组成部分, 又是内部控制的一种特殊形式。

 内部审计是在一个组织内部对各种经营活动与控制系统的独立评价, 以确定既定政策是否得到有效贯彻, 建立的标准是否遵循资源的利用规定以及单位的目标是否达

 6

 到。

 内部审计的内容十分广泛, 一般包括内部财务审计和内部经营管理审计。

 内部审计对会计资料的监督、 审查, 不仅是内部控制的有效手段, 也是保证会计资料真实、 完整的重要措施。

  三、 如何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

 1、 加强企业各方面的内部牵制制度

 内部牵制是指对具体业务进行分工时, 不能由一个部门或一个人完成一项业务的全过程,而必须由其他部门或人员参与, 并且与之衔接的部门能自动地对前面已完成工作的正确性检查。

 它由适当授权、 不相容工作的责任分工、 凭证和记录、 接近控制、 独立检查等环节组成。这种制约包括上、 下级之间的互相制约、 相关部门之间的相互制约。

 如会计信息收集、 归类过程中, 除了制单外, 还规定须有复核并由财会主管审批; 又如现金流转业务中, 现金收支的审批、 收入和支出、 印鉴的保管、 记帐等业务应分工管理, 互相牵制。

  在内部牵制中, 还要提出的一点是, 必须采取工作轮换制, 这样才能更好地达到牵制的效果。

 工作轮换制是指根据不同岗位在管理系统中的重要程度, 明确规定并严格控制每一员工在某一岗位的履职时间。

 对关键岗位应轮换频繁一些, 次要的岗位可少一些。

 从轮换中暴露出存在的问题, 揭示出制度的缺陷、 管理的缺陷。

  2、 加强企业财务内部控制

 通常认为企业内部控制仅仅是审计部门关注的问题。

 其实, 从企业的角度或从企业财务管理的角度来说, 更应关注企业财务内部控制, 应为它对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和企业财产的安全有重要的直

 7

 接的影响。

 建立科学、 严密的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是安全、 有效的财务管理的基础。

 其要点如下:

  (1)

 要抓好关键人, 如分支结构负责人和财会部门负责人。

  (2)

 要把握住关键部位:

 审批程序、 资金调度、 交接手续、 电脑操作密码等。

  (3)

 要管好关键物件:

 如重要的发票、 银行票据。

 印鉴等。

  (4)

 要控制住关键工作岗位加现金、 银行出纳、 收支事项及凭证的核准、 实物负责人等。

 3、 加强企业的内部审计制度

 内部审计作为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一个重要方面, 其主要任务是监督本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是否按照所制定的方针政策和计划执行。

 会计记录是否按国家颁布的会计准则进行、 会计报表能否正确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 本企业的生产经营有无违反国家财经法纪等。

 它在履行审计职能, 监督经济活动, 加强经济管理, 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 由于我国的内部审计人员向厂长、 经理负责, 且当前有较多企业轻视内部审计的作用,同时有不少企业在人员的编制上, 将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由企业会计人员兼任, 或是兼管某一业务, 这就使得企业内部审计无法发挥作用。

 如果要发挥企业内部审计的作用, 就必须将内部审计人员从会计、 财务人员中分离出来, 直接对董事会负责, 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内审人员的作用, 监督和保护企业的资产、 财产安全, 监督企业朝着合理、 合法的良性方面发展。

  四、 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内部控制

 8

 1、 设备及材料采购的控制

 对普通材料应按照请购与审批、 采购与检验的程序办理, 并将不相容的岗位分离开, 以相互牵制, 防止舞弊, 降低采购成本。

 对设备与大宗材料的采购应建立严格的请购审批制度:对预算内的采购项目应由工程部根据施工进度与工程预算提前向项目部提出采购申请; 对预算外的采购项目在提起申请时还应提供有关工程设计变更及施工变更的有关批文, 经批准后再由采购部门通过市场分析与寻价, 确定潜在供应商。

 要在充分了解潜在供应商的信誉、 供货能力等基础上进行公开、 公平、 公正的招标, 且应将项目中所有涉及的要求在招标邀请文件中清楚陈述, 最后由项目主管部门确定合适的供应商, 并在咨询法律顾问的基础上正...

推荐访问: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完整版 制度建设 内部控制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