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风华文档网!

2022年度结合教育部颁发学前教育专业相关文件,阐述教师师德重要性

工作总结 时间:2022-06-06 19:42:04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度结合教育部颁发学前教育专业相关文件,阐述教师师德重要性,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2年度结合教育部颁发学前教育专业相关文件,阐述教师师德重要性

结合教育部颁发的学前教育专业相关文件,阐述教师师德的重要性3篇

结合教育部颁发的学前教育专业相关文件,阐述教师师德的重要性篇1

谈学前教育的重要性

好的环境,能得到好的教育;
较差的环境,孩子也能得到好的教育。问题在于你怎样教育和在何时教育,环境好坏只占其中的一部分罢了。在我接到要受幼儿园的课时,我的想法是:孩子太小,要教育好他们,就只能等到他们长大才能进行较好的教育。通过一段时间实践和总结发现事实并不是这样的。在当今,学前教育在世界范围内都受到普遍的关注,许多发达国家积极采取措施,优先发展学前教育。因此,本文就以在没有良好的环境下进行学前教育的重要性谈谈几点认识:

一、学前教育对人格品质发展的重要性

人格品质是幼儿个体素质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它是通过自己的模仿和大人的一系列引导等过程逐步形成与发展的。学前期是幼儿个体适应社会的起始阶段和关键时期,在后天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在与周围人的相互学习的过程中,幼儿逐渐形成和发展着最初、也是最基本的对人、事、物的情感和态度,奠定着行为、性格、人格的基础。这一时期儿童的发展状况具有持续性影响,其影响并决定着儿童日后人格的发展方向、性质和水平;
同时,儿童在学前期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质有助于儿童积极地适应环境,顺利地适应社会生活,从而有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成材。

儿童人格的健康发展需要成人提供良好、适宜的教育环境。学前期适宜的教育能够有力地促进儿童社会交往能力、爱心、责任感等人格品质的发展;
而不良的学前教育则容易使儿童形成消极的人格品质,接受了适宜教育的儿童以上各方面发展水平都要显著高于没有接受过良好教育的儿童。

二、学前教育对人的认识发展的重要性

学前期是儿童的认识发展最为迅速、最重要的时期,在他们一生认识能力的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奠基性作用。在关键期内,幼儿对于某些知识经验的学习或行为的形成比较容易,如果错过这一时期,在较晚的阶段上再来弥补则是很困难的,有时甚至是不可能的。

另一方面,学前教育的质量还直接关系到儿童能否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强烈的学习兴趣,从而对幼儿的认识发展和终身学习产生重大影响。适宜的学前教育能够积极地促进儿童各种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而不适宜的学前教育如单纯对儿童进行机械的学业知识和技能的训练,不但会损害儿童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而且会使他们逐渐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从而对儿童的认识发展产生长远的消极影响。

学前教育能对儿童的发展和国民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而长远的作用,对他们的全面发展和国民素质的提高产生长远、深刻的影响。我们这里是偏远山区,孩子们没有良好的家庭环境,但是我们不能忽略了孩子们受良好教育的时期,我们应该更加的关心,爱护他们的成长,帮助他们成材。

同时,研究发现,上述脑的结构和技能在学前期的发展并非出于一种纯粹自然的状态,而是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与制约,表现为大脑在学前期具有巨大的可塑性。研究者认为:丰富的环境刺激可以促进脑的发展,而适宜的早期教育是促进脑发育充分和完善的最有效的环境刺激因素。同时,大量的动物和人类婴幼儿的研究结果也表明,幼年期持续的早期经验的剥夺将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的发展出现减慢甚至停止现象,并构成终身性的永久伤害。另一方面,由于在学前期儿童脑的发展尚未定型、可塑性强,因此这一时期如能积极提供良好、适宜的教育影响,脑还具有良好的修复性。一般来讲,成人脑损伤是难以弥补的,其原因之一在于脑细胞的生长不同于身体细胞,一旦完成就不会再增殖。而对婴幼儿脑损伤的研究发现,某半球受损后,通过某种适宜的学习、训练的过程,另侧半球可以产生替代性的功能,从而使脑损伤获得一定程度的修复。例如,5岁以前任何一侧的损伤都不会导致永久性的语言功能的丧失,因此语言中枢可以通过适宜的早期语言训练较快地移向另一半球,以克服言语障碍。

加强早期儿童教育,为每一个儿童创造受到高质量的学前教育的机会。我们必须放眼未来,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高度来思考学前教育的发展问题,认识到学前教育的重要性以脑生理、心理研究为主要内容的儿童早期心理和教育研究的深入,正使人们对于学前教育重要性和价值的认识不断地提高和深化。加强早期儿童教育,为每一个儿童创造受到高质量的学前教育的机会,正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我国也必须放眼未来,从新世纪国际社会政治经济的新格局和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度来思考学前教育的发展问题,以使我国的学前教育真正从教育舞台的边缘走向中心。。

结合教育部颁发的学前教育专业相关文件,阐述教师师德的重要性篇2

学前教育中游戏教学的重要性
作者:宋燕 刘晖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2019年第02期

        【摘要】游戏教学是学前教育中一种非常常见的教学模式,儿童在适当的游戏中,能够自发的进行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发展,因而游戏教学也是践行核心素养下的教育观、实现学前教育培养目标的有效方法之一。这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通过游戏,促进幼儿生理机能发展;
通过游戏,引导幼儿的心理健康成长;
通过游戏,培养儿童的学习能力;
通过游戏,提高幼儿的道德水平。

        【关键词】学前教育 游戏教学 幼儿身心发展

        【中图分类号】G61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2-0148-02

        在我国正式施行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中规定了:“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幼儿视游戏为生活,幼儿喜爱游戏是天然的倾向。在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现阶段,幼儿教育工作者愈发注重以儿童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其中,能够顺应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的游戏教学法,就是实现以幼儿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之一。将学前教育课程与游戏进行充分融合,在释放儿童天性的同时,也会为儿童创造更为良好的学习氛围。

        一、游戏教学在儿童学前教学中的意义

        著名的幼儿教育专家陈鹤琴曾提出“(在学前教育中)游戏就是工作,工作就是游戏”。意为在学前教育中,要充分发挥游戏的作用,让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自发的进行探索和学习,成为学习过程中的主导者。幼儿在游戏活动的探索过程中,能够不断认识和发现自己的各项能力,运用和增加学习经验,促进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信心的养成。游戏化教学的设置,能够让幼儿在游戏中享受学习,全面促进在幼儿德智体群美等多个领域的发展。

        二、以游戏促进幼儿的生理发展

        0-6岁的幼儿身体各项机能都处于发展的最初阶段,因此,非常需要有意识的进行身体锻炼以保障幼儿生理的健康发展。在游戏式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不同的体能游戏训练幼儿的大小肌肉群,达到幼儿身体健康发展的培养目标。在游戏中,教师还要考量教具的使用是否适合幼儿的年龄和体能发展,要善于运用竞争机制,为幼儿建立好的正确的竞争和合作意识,在保障幼儿不受到身体伤害的情况下进行恰当的游戏。

结合教育部颁发的学前教育专业相关文件,阐述教师师德的重要性篇3

教育部颁发关于贯彻《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央编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制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意见的通知》的
实施意见
为切实加强中小学教师编制管理,现就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央编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制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1]74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通知》(国办发[2002]28号),做好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核定和编制管理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抓紧做好中小学编制核定工作
按照国办发[2001]74号和国办发[2002]28号文件规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要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中小学编制实施办法,指导、落实本地区中小学编制核定工作;
要积极贯彻落实国办发[2002]28号文件提出的要求,抓紧做好中小学编制核定工作,并将结果报中央编办、教育部、财政部。
县级教育行政部门会同编制、财政部门,根据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编制实施办法和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提出本地区中小学人员编制方案。要按照精简、规范、合理、高效的原则,规范中小学内设机构名称和职责,控制中小学领导职数,合理确定教师与职员、教学辅助人员、工勤人员的结构比例。
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在批准的教职工编制总额内,调控中小学班额(每班学生数)和班级数,科学确定中小学教职工工作量,采取在校学生人数、标准班额、班级数、每班教师

定员等指标,区别学校层次和地域分布,计算并分配中小学校编制数额。要根据生源变化和学校布局调整的情况,合理调剂学校之间编制余缺。
二、中小学内设机构和领导职数的确定
中小学根据学校类别、规模和任务设置管理机构,重点中学和24个班以上的学校可增设1~2个机构。完全小学职能机构设教导处(室、总务处(室。其中12个班以下的小学只设管理岗位不设职能机构,可配备教导主任和总务主任各1人。
要严格控制中小学领导职数。普通中学规模在12个班以下的配备校级领导1~2人;
13~23个班的配备校级领导2~3人;
24~36个班的,配备校级领导3人。完全小学规模在12个班以下的,配备校级领导1~2人;
13~23个班的配备校级领导2~3人;
24~36个班的,配备校级领导3人。普通中学和完全小学规模在36个班以上的,可酌情增加校级领导1~2人。农村初级小学(1~3年级)或分校、教学点指定1名教师负责学校工作。根据国办[2002]28号文件精神,乡(镇中心学校校长负责本乡(镇的教育教学业务管理,因此乡(镇中心学校可增加校级领导1人。
三、中小学人员编制的核定和分配
中小学根据教育教学规律和教学要求安排班额,并根据班额组织教学班级。原则上普通中学每班学生45~50人,城市小学40~45人,农村小学酌减,具体标准由各省(区、市)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要结合近几年高中、初中、小学各学段入学人口变化情况,综合考虑学校校舍、教师数量等条件适当安排班额和班级数。在入学人口高峰时期可采取过渡

办法安排班额,但要采取有力措施解决班额超过55人的现象,遏制部分中小学班额过大的势头。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按照素质教育和教学改革的要求降低标准班额。
按照国办发[2001]74号文件的编制标准折算,普通高中每班可配备教师3.0人;
普通初中每班可配备教师2.7人;
城市小学和县镇小学每班可配备教师1.8人;
农村小学每班可配备教职工数由各省(区、市)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见后附参考表。教师数确定后,职员、教学辅助人员、工勤人员编制按教职工总数的一定比例计算,由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统一核定到校。
各地可根据国家规定的中小学各年级教学计划和课程计划,综合考虑教师所承担的备课、批改作业、指导课外活动等教育教学任务和学校分配的其他工作,结合教师编制总数等因素确定教师标准周授课时数。
按照国办发[2001]74号文件规定,在具体核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时,内地民族班中小学,城镇普通中学举办民族班的学校和开设双语教学课程的班级,寄宿制中小学校,乡镇中心小学,安排教师脱产进修,现代化教学设备达到一定规模的学校,承担示范和实验任务的学校,山区、湖区、海岛、牧区和教学点较多的地区,在按照学生比例计算编制的基础上,按照从严从紧的原则适当增加编制。安排教师脱产进修所增编制以及承担学生勤工俭学和实习任务的校办工厂(农场)核定的少量后勤服务事业编制,按隶属关系由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安排使用。
四、中小学编制工作的规划和指导

教育行政部门要将中小学编制核定和管理与本地区基础教育发展的规划结合起来,加强指导,长远考虑,统筹规划。在核定和分解各中小学校编制数时,要充分考虑近几年中小学生源变化和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具体定编方案。根据编制标准核算出需要较大幅度增加编制的地方,要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逐步配齐教师和人员。中小学教职工编制要定期调整,实行动态管理。要坚决贯彻执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国办发[2001]74号文件、国办发[2002]28号文件提出的要求,清理各种形式占用的中小学人员编制,清理各类"在编不在岗"人员。对占用学校编制而不在学校工作的人员,要限期与学校脱离关系,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不得为其支付工资。今后任何部门和单位一律不得以任何理由占用中小学教职工编制。
教育行政部门要发挥学校主管部门的职能作用,积极稳妥地做好中小学教职工人员分流工作,尽量避免对教育教学工作和社会稳定产生波动和影响。按照国办发[2002]28号文件精神,中小学在编教职工分流参照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分流政策执行。要将中小学教职工队伍的调整分流与推进和深化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结合起来,改革学校用人制度,推动教师交流,引导教职工从城镇和超编学校向农村和缺编学校流动,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基础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


中小学班标准额与每班配备教职工数参考表
学校类别地域班额教职工教师职工
高中:
城市45-503.6-430.6-1县镇45-503.5-3.830.5-0.8农村45-503.3-3.730.3-0.7
初中:
城市45-503.3-3.72.70.6-1县镇45-502.8-3.12.70.1-0.4农村45-502.5-2.82.70.1
小学:
城市40-452.1-2.41.80.3-0.6县镇40-451.9-2.11.80.1-0.3农村各地酌定
注:上表系根据国办发[2001]74号文件附表《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折算

推荐访问:教育部 师德 学前教育 结合教育部颁发学前教育专业相关文件 阐述教师师德重要性 结合教育部颁发的学前教育专业相关文件 阐述教师师德的重要性 学前教育政策法规与师德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