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风华文档网!

组织行为学个性自我剖析

工作总结 时间:2022-06-16 13:18:02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组织行为学个性自我剖析,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组织行为学个性自我剖析

组织行为学个性自我剖析4篇

第一篇: 组织行为学个性自我剖析

多选

1. 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层次有:( )。

A个体B群体C组织D集体E环境

2.非正式沟通网络的基本形式有( )

A.链式 B.集束式 C.偶然式

D.流言式 E.单线式

3. 冲突的来源主要有( )

A.沟通因素 B.群体因素 C.结构因素

D.个人因素(个人行为因素) E.激励因素

4. 根据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下列因素中属于激励因素的有( )。

( )

A、激励因素 B、心理因素 C、生理因素 D、社会因素 E、保健因素

5. 领导理论一般包括( )

A.领导因素理论 B.领导绩效理论 C.领导需要理论

D.领导行为理论 E.领导权变理论

6.组织行为学的理论基础有:( )。

  A心理学B社会学C人类学D政治学E生物学

7.典型的气质类型包括:( )。

  A胆汁质B多血质C粘液质D抑郁质E黄胆汁

8.按照团队存在的目的和形态进行分类,包括( )

A 问题解决型团队 B 自我管理型团队 C 跨职能团队 D 生产/服务团队

9.组织文化一般可分为( )等几个层次。

  A观念层 B制度行为层 C器物层D组织哲学层

10. 概括起来,我国优秀的领导者的素质应当包括( )。

A政治素质 B思想素质 C知识素质 D心理素质 E个人素质

11.作为一个社会实体单位的组织,应具有以下()要素。

A 共同目标 B 人群 C 分工协作 D 结构

12.知觉偏差主要表现有:()。

  A知觉防御B晕轮效应C首因效应D近因效应E定型效应

13. 在群体的角色特征中,群体角色的种类包括(ABC )。

A 自我中心角色 B 任务角色 C 维护角色 D 逃避着角色

14.领导理论一般包括( )

A.领导特质理论 B.领导绩效理论 C.领导需要理论

D.领导行为理论 E.领导权变理论

15. 费德勒的领导权变理论提出的影响领导效果的情境因素包括:(ABC)。

A 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 B 任务结构

C 职位权力 D 领导者威信

16. 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层次有:( )。

  A个体B群体C组织D集体E环境

17.个性的特点是:( )。

  A社会性B组合性C独特性D稳定性E倾向性

18.需要层次论的内容有:(ABC)。

  A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友爱和归属需要B尊重需要

  C自我实现的需要D工作和工作条件的需要

19.冲突的来源主要有( )

A.沟通因素 B.群体因素 C.结构因素 D.个人因素(个人行为因素) E.激励因素

20. 非正式沟通网络的基本形式有( BCDE )

A.链式 B.集束式 C.偶然式 D.流言式 E.单线式

21.组织行为学的两重性来自于:( )。

  A管理的两重性B人的两重性C组织的两重性 D多学科性E多层次性

22.希波克拉底划分的气质类型有:( )。

  A多血质B粘液质C胆汁质D黑胆汁 E抑郁质

23.下列制度中属于采用固定间隔强化方法的有( )。

  A计件工资B计时工资C计件超产奖D月度奖E年终分红

24. 群体压力对群体成员行为的影响一般是通过以下方式产生的( )。

A. 模仿 B. 血缘 C. 公众舆论 D. 群体内成员关系的亲疏

25. 领导是一个动态的行为过程,可以表述成以下几个因素的函数( )。

A. 领导者 B. 被领导者 C. 领导作风 D. 领导环境

26.知觉的影响因素包括( )

A.知觉定位 B.知觉选择 C.知觉者 D.知觉目标或对象 E.知觉进行的情景

27.群体决策中会出现的一些现象有( )

A.从众心理 B.群体思维 C.群体极化 D.冒险转移

28. 根据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下列因素中属于激励因素的有( )。

A工作本身的特点 B责任感 C提升和发展 D工作的物理条件E上司的赏识

29. 组织变革大致涉及:( )。

A组织的人员 B组织的任务及技术 C组织的结构 D组织的环境

30.创建学习组织的前提是( )

A.自我超越 B.改善心智模式 C.建立共同愿景 D.团队学习 E.系统思考

31.关于工作满意度的陈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

A. 它会产生绩效 B.它会影响员工流动率

C.不可测量 D.不影响缺勤率

32. 罗宾斯(Robbins)认为冲突的来源有( )三方面。

A 沟通因素 B 结构因素 C 个体行为因素 D 权力因素

33. 构成领导权力性影响力的要素主要包括(ABC)。

A 传统 B 职位 C 资历 D 能力 E 品格

34.对于组织整体而言,,对变革的抵制可能源自以下三个方面( )

A. 心理因素 B.领导因素 C.经济因素 D.社会因素

35.沟通障碍是由于下列哪些因素引起的( )

A. 信息源 B.沟通渠道 C.环境因素 D.接受者

36.组织行为学的分析和研究呈现出不同的层面,包括( )

A.个体 B.群体 C.团体 D.组织

37.人格的决定因素包括( )

A. 环境 B.遗传 C.情景 D.情境

38.下面关于动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同一动机可以引起不同的行为

B.同一行为必然出自同一动机

C.好的动机可能引起不合理甚至错误的行为

D.错误的动机也可能引起一些外表积极的行为

39.在下列哪些情况下,个体较易产生与群体保持一致的从众行为倾向( )

A.群体的竞争程度较低 B.群体成员的共同性较少

C.群体凝聚力较高 D.群体目标较明确一致

E.群体规模较小

40.有效激发冲突的方法有( )

A.改变冲突观念和组织文化

B.引入异质的群体成员与竞争机制

C.委任较民主的领导者、重新构建组织

D.运用检查者的角色

41.体液说以人体的体液解释气质缺乏科学证据,但这种分法是从实际生活中概括出来的,因此被广为接受,主要分为( )

A 多血质 B 胆汁质 C 黏液质

D 抑郁质 E 黏血质

42.关于“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下面正确的是( )

A 亲耳听到的不一定是真的

B 亲眼见到的一定是真实的

C 亲耳听到的一定是真实的

D 这说明知觉到的事实和真正的事实有差别

E 人们根据所知觉的事实来行事

43.费德勒的权变领导理论认为,考虑到领导者对情景的适应能力,领导效果的好坏取决于( )

A任务的结构 B职位的权力

C组织的规模 D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

E企业文化

44.激发群体创新的办法有( )

A 提喻法 B头脑风暴法 C非交往型程式化决策术

D 方案前提分析法 E 德尔菲法

45.委员会是一种常见的组织形式,它之所以广泛应用是因为具有哪些优点。( )

A 集思广益 B 集体决策 C 便于协调

D 折中调和 E鼓励参与

46.制约群体有效性的因素包括( )

A 群体的外部环境条件 B 群体的成员资源

C 群体的结构 D 群体的任务

E 群体的发展阶段

47.按照沟通的表现形式可以将沟通划分为( )

A口头沟通 B非语言沟通

C书面沟通 D正式沟通

E非正式沟通

48. 在下列哪些情况下,个体较易产生与群体保持一致的从众行为倾向( )

A 群体的竞争程度较低 B 群体成员的共同性较少

C 群体凝聚力较高 D 群体目标较明确一致

E 群体规模较小

49.从心理学研究的角度来看,属于行为的共同特征的有( )

A 因果性 B 持久性

C自发性 D 目的性

E 可变性

50.组织文化的内容包括( )

A共同的价值观 B组织目标或宗旨

C行为规范与规章制度 D组织变革策略

E作风及传统习惯

51.组织行为学把人的行为分为( )层次。

A.个体行为 B.群体行为

C.组织行为 D.管理行为;

52.下面关于动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同一动机可以引起不同的行为

B.同一行为必然出自同一动机

C.好的动机可能引起不合理甚至错误的行为

D.错误的动机也可能引起一些外表积极的行为

53.下列属于“晕轮效应”的是:

A.爱屋及乌;

B.新官上任三把火;

C.一好百好,一坏百坏;

D.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54.群体讨论是科学决策的重要内容。在现代决策中,主要的群体决策技术有( )

A.命名小组法 B.头脑风暴法 C.电子会议法

D.平均化法 E.德尔斐法

55.按应用的广度,可以把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分为( )。

A 理论性研究 B 应用性研究 C 服务性研究

D 行动研究 E 预测性研究

56.态度的心理结构由哪些成分构成( )。

A 认知成分 B 情感成分 C 行为成分

D 意向成分 E 意志成分

57.人格,也叫个性,是个体内部身心系统的动力组织,它决定了个体对环境独特的调节方式。人格具有以下哪些特点。( )。

A 整体性 B 独特性 C 可变性

D 层次性 E 稳定性

58.几乎在任一群体中,都可以看到成员有哪些典型角色表现。( )

A 自我中心角色 B 任务角色 C 维护角色

D 组织角色 E 特殊角色

59.麦克利兰把人的高层次需要归结为哪三种。( )

A 社交需要 B 成就需要 C 权力需要 D 求知需要 E 归属需要

60.( )是提高工作效率的根本途径,也是推动技术进步、组织演变的动因。

A 专业化 B 协调 C 适应

D 分工 E 变革

61.知觉的主观因素的不同会导致知觉的个体差异,这些因素主要有( )。

A 兴趣和爱好 B 需要和动机 C 知识

D 经验 E 个性特征

62.在组织行为学中,我们关注的是与工作和工作环境有关的态度,主要反映为哪几种( )。

A 工作热情 B 工作满意度

C 工作投入 D组织承诺

63.通常将能力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一般能力主要包括( )。

A 思维能力 B 观察能力 C 管理能力

D 语言能力 E 想象能力

64.美国组织行为学家莱维特提出了群体对持异议者施加压力的方式有哪几种。( )

A 理智讨论 B 怀柔政策 C 铁腕政策

D 政治行为 E开除政策

65.管理界对“新组织”的论述,认为“新组织”具有哪些特点( )。

A 网络化 B 扁平化 C 全球化

D 灵活化 E 多元化

66.小道消息的传播形式分为哪些类型( )。

A 单线型 B 闲聊型 C 随机型

D 组串型 E Y链式

67.一般来说,群体规范的功能包括( )。

A 协调功能 B 群体支柱功能 C 评价准则功

D约束功能 E 行为矫正功能

68.组织风气一旦形成,就对群体行为产生巨大的影响,主要作用有( )。

A 潜移默化作用 B 规范作用 C 整合作用

D 筛选作用 E 凝聚作用

69.组织在日常的管理实践中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建设和培养员工的情感承诺。( )

A 内部晋升 B 培训和宣传 C 沟通和支持

D 制定规范 E招聘甄选合适员工

70.在组织行为学家看来,群体可以满足个体的不同需要,这些需要主要是(         )

A.安全需要  B.地位需要     C.情感需要

D.权力需要  E.实现目标的需要

71.在下列哪些情况下,个体较易产生与群体保持一致的从众行为倾向(         )

A.群体的竞争程度较低  B.群体成员的共同性较少 C.群体凝聚力较高 

D.群体目标较明确一致 E.群体规模较小

72.为了实现组织的目标,领导者要通过实现各种领导功能来完成基本任务。这些功能主要有(         )

A.创新功能    B.激励功能  C.组织功能 D.沟通协调功能 E.服务功能

73.领导权力一般由三部分构成,它们是( )

A.资源控制权 B.奖惩权 C.专长权 D.职位权 E.个人权

74.群体讨论是科学决策的重要内容。在现代决策中,主要的群体决策技术有( )

A.命名小组法 B.头脑风暴法 C.电子会议法 D.平均化法 E.德尔斐法

答案:

1.ABC 2. .BCDE 3.ACD 4.ADE 5.ABCE

6.ABCDE 7.ABCD 8.ABC 9.ABC 10.ABC

11.ABCD 12.ABCDE 13.ABC 14.ADE 15.ABC

16.ABC 17.ABCE 18.ACD 19.ABCE 20.ABC

21.ABD 22.ABCE 23. BDE 24.ACD 25.ABD

26.CDE 27.ABD 28.ABCE 29.ABCD 30.ABCDE

31.ACD 32.ABC 33.ABC 34.ACD 35.ABCD

36.ABD 37.ABD 38.ACD 39.ACD 40.ABCD

41.ABCD 42.ADE 43.ABD 44.ABCDE 45.ABCE

46.ABCD 47.ABC 48.ACD 49.ABCDE 50.ABCE

51.ABC 52.ACD 53.AC 54.ABCE

55.ABCD 56.ABD 57.ABCDE 58.ABC 59.BCE

60.AD 61.ABCDE 62.BCD 63.ABDE 64.ABCE

65.ABCDE 66.ABCD 67.BCDE 68.ABDE 69.ABCE

70. ABCDE 71.ACD 72.ABCDE 73.ABC 74.ABCE

第二篇: 组织行为学个性自我剖析

自我个性与职业生涯规划

——大学生个性与职业的选择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和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研究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经历及不足等各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它的目的决不只是协助个人按照自己资历条件找一份工作,达到和实现个人目标,更重要的是帮助个人真正了解自己,为自己订下事业大计,筹划未来,拟订一生的方向,进一步详细估量内、外环境的优势和限制,设计出各自合理且可行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

以下五点就讨论了在自我个性的影响下的职业选择,职业规划的重要性,以及什么样的个性适合什么样的职业。

一、职业规划的重要性

1、它让人有成就感,帮助个人确立人生的方向,准确的定位职业方向,向着目标去奋斗。

2、它能让人跳出生活工作中的条条框框,以一个新的角度去重新审视自己,评估自己的价值,甚至带来价值的增值。

3、它能帮助个人准确评价个人特点和强项,扬长避短,增强职业竞争力,也能让人清楚的认识到目标个显示的差距。

4、它能发现个人的能力,提升了个人的,发现新的职业机遇,以获得长期职业发展优势。

5、它能将个人、事业和家庭之间联系起来。

6、它帮助个人了解就业市场,个人可以合理的选择适合自己的行业和职业。

7、它能使个人加快适应工作,提高工作的满意度,使事业成果能够最大化。

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人职业生涯的起步,是事业的起点。职业生涯规划的有无及好坏直接影响到大学期间的学习生活质量,更直接影响到求职就业甚至未来职业生涯的成败,所以更要特别重视。它能减少刚步入社会时个人产生的焦虑和情绪波动,能使工作更有效率,更快的融入新的环境。

大学生做职业生涯规划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两点,一是要客观认识自己的个性特点,二是要清楚自己的兴趣、特长和爱好。

二、个性与职业规划的关系

做职业规划之前,我们首先要问自己几个问题:

1、我是谁?

2、我想做什么?

3、我会做什么?

4、环境支持或允许我做什么?

5、我的职业与生活规划是什么?

想要很好的回答这几个问题,就必须要提及人的个性。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能力和人格特质,而某种个性特质与某些特定的社会职业相关联。我们很难想象一个沉默寡言的人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推销员,同样我们也很难想象依赖性强的人能成为一名合格的领导者,这就是个性在其中的影响力,现在有许多年轻人都把也自己性格不符作为跳槽的原因。这些都表明个性在职业选择中的重要作用。所以说,一个人的个性对于其职业生涯规划有着很大的影响,个性与职业二者相辅相成,需要很好的配合。不同个性的人,应选择不同的职业,适应了自己个性和能力的工作才是合适的工作。

如果个性适宜于某种职业,一个人在与其个性类型相一致的环境中工作,那么个体就能感到满足,容易感到乐趣和内在满足,最可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并能创造出良好的工作绩效。如果个性与环境不和谐,个体选择与其个性类型相斥的职业,则既不能感到乐趣,该环境或职业无法提供个人的能力与兴趣所需的机会与奖励那么个人可能会很难适应,甚至无法胜任工作。

三、职业规划与个性匹配的原因

为什么个性应与工作相匹配呢?

个体差异是普遍存在的,每一个个体都有自己的个性特征,而每一种职业由于其工作性质、环境、条件、方式的不同,对工作者的能力、知识、技能、性格、气质、心理素质等有不同的要求。如果二者匹配得好,则个人的特征与职业环境协调一致,工作效率和职业成功的可能性就大为提高。反之则工作效率和职业成功的可能性就很低。因此,对于组织和个体来说,进行恰当的人职匹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性格本身没有好坏之分,但每种性格都有长处和短处,关键看是否放对了地方。不同的职业需要具有不同性格的从业者,而且某一类工作也能够体现出某一类共同的职业性格。

1、区分职业偏好与职业倾向,有助于避免择业误区

许多人错误地以为,自己喜欢的职业就是最适合的职业。举例来说,一个人可能幼年撑场在比较贫困和缺少关爱的环境下,他长大之后会喜欢赚钱多的职业,但是这个职业显然不符合他的性格。他可能是一个缺乏灵活性和人际关系处理能力的人,很难在这种需要独当一面的工作中胜任。而造成这种职业偏好的原因,不是因为性格,而是因为心理因素。

同样地,一个在青春期由于严厉的家庭教育和过度控制约束的孩子,成年后有可能朝两个方向发展,一是有充分自由的职业,而是类似于律师法官的职业。这其实也是心里因素造成的影响。

但是,职业的选择也要看个人的气质与个性,如果上述两种情况中的个人气质和个性与其工作相符合,那就不会对职业生涯造成影响,但是如果与个人气质和性格不符,那可能把个人带入择业的误区。

所以,某些情况下,职业个性倾向与职业爱好不是一回事。因此,在进行职业定位和专业选择之前,了解自己的性格,了解自己的职业心理特质,了解自己的职业偏好,了解相关职业的工作性质和工作要求,综合起来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是非常必要的。

2、性格与职业匹配是职业生涯通向成功之路的阶梯

性格并无好坏之分,但性格类型与职业类型的匹配度,却决定了事业的成功与否。因性格与职业的选择发生错位而导致职业的失败,是职场人士面临的严峻问题。

在为自己的职业发展做规划时,首先就要正确测定自己的个性,职业发展规划是与职业气质、能力、兴趣、潜力、价值观、理念等因素相关联的,性格若能与工作相匹配,工作中更能得心应手、轻松愉快、富有成就。反之则会不适应、困难重重,给个人的发展和组织造成影响。

要想做好工作,需要专业的知识、良好的技能,也需要和自己的性格相匹配,先借助科学手段了解自己的性格类型,更有利于进行准确的职业定位,更有利于职业的发展。当从事的职业与个性相吻合时,就可能发挥出能力,容易做出成就;
反之可能导致其原有才能的浪费,或者必须付出更大的努力才能成功。但是无论如何,个人对于工作都要付出自己的努力,就算是职业与性格相符,如果个人不努力也不会成功。

3、性格决定工作成绩

性格不仅影响一个人的生活状况、婚姻家庭,也影响一个人的人际交往、职业升迁、商务活动、事业发展、经营理财等;
性格决定一个人的成败得失,决定一个人的前途命运。优良性格让人不管是在顺境还是在逆境中,都能坦然积极地面对,并且不懈努力,取得成功;
不良性格会让人走尽弯路,受尽挫折,甚至在关键时刻毁掉一个人的一生,造成悲剧性的结局。

性格与职业选择息息相关。性格使一个人更加偏爱某一种环境。而且在不同的环境认知过程中,也表现出不同的个性化风格。从事与自己的性格不匹配的工作,才能就会受到阻碍,会让你觉得整个工作状态不对劲。使一个人在一种职业中获得成功的性格,可能会在另一种职业中大受挫折,就像我们不会让一个厨师去擦皮鞋。因此在找工作的时候,我们应尽可能地考虑自己的个性特征与职业要求是否相适应,这样才能在工作中满足个人的独特欲望,发挥个人特有的能力,体验到工作的快乐和愉悦。

4、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用人单位在选人时逐渐认识到性格比能力重要,其原因是,一个人的能力不足可以通过培训提高,一年、两年,甚至三年,能力早晚是可以开发出来。但一个人的性格与职业岗位不吻合,要改变起来,就变得十分困难。所以公司在招聘新人时将性格测验放在首位,当性格与职业岗位吻合了,才对其能力进行测试考察。如果性格与职业不吻合,即使你的学问再高,能力再强,也不予录用。

综上,一个人只有充分地了解自己性格的优缺点,才能在职业选择中扬长避短,找准自己人生发展的位置和方向,才能发挥自己最大的优势,获得事业上的成功。

四、职业规划的标准

1、根据爱好来选择职业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事一项个人所喜欢的工作,工作本身就能给你一种满足感,职业生涯也会从此变得妙趣横生。在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时,务必要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所喜欢的职业。

2、根据自己的一技之长来选择职业

任何职业都要求从业者掌握一定的技能,具备一定的能力条件。而一个人一生中不能将所有技能都全部掌握。所以必须在进行职业选择时根绝自己的一技之长来选择,从而有利于发挥自己的竞争优势,提升个人核心竞争力。尽量选择冲突较少的优势行业。

3、根据社会发展变化的需要选择职业

社会的需求是一个旧需求不断消失、新需求不断产生的循环过程,各种新兴的职业也不断产生。所以在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时,一定要分析社会需求,根据社会环境的发展和变化来选择职业。最重要的是,目光要长远,能够准确预测未来行业或者职业发展方向,明确哪一行业能可持续发展,然后再做出选择。

4、根绝个人的需求来选择职业

职业是个人谋生的手段,其目的在于追求个人幸福。所以你在择业时,首先考虑的是自己的预期收益——个人幸福最大化。明智的选择是在由收入、社会地位、成就感和工作付出等变量组成的函数中找出一个最大值。这就是选择职业生涯中的收益最大化原则。

五、职业性格

通过对职业性格的判断、归类,可以给个人定位适合的工作,以避免在职业生涯中不必要的弯路。一下是4种职业性格类型:

1、变化型

追求多样化的活动,善于转移注意力和工作环境。

比较适合从事的职业类型:记者、推销员、演员等。

2、重复型

可以连续不停地从事同样的工作,能严格按计划或进度办事,喜欢有规则的、有标准的职业。

比较适合从事的职业类型:各类专业技术工种。

3、服从型

可以严格按别人的指示办事,不愿自己独立作出决策,而喜欢让他人对自己的工作负责。

比较适合从事的职业有:办公室职员、秘书、翻译等。

4、独立型

喜欢计划自己的活动和指导别人的活动。在独立的和富有职责的工作环境中感到愉快,喜欢对将要发生的事情作决定。

比较适合从事的职业类型有:管理人员、律师等。

给自己定一个远大目标,追求十全十美的境界,本无可厚非,但我们可能面临的问题是,在一味地追求远大。目标和十全十美境界的时候,身心遭遇的可能是一种痛苦的折磨。这是大学生刚进入社会的的时候常遇到的困惑。这种性格的大学生在找工作的时候,不妨卸下“完美”的负担,给自己留下一些喘息的空间,来达到真正的完美。

大学生在找工作时要保持积极的心态;
要在自我认同的同时合理的评估自己的能力,不过分高估也不过分低估;
简历要简洁明了,不能拖泥带水;
选择工作的时候不要太挑剔,合适就好;
不要坚持自己的固执,要懂得变通,要善于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
扩大找工作的视野,不拘泥于部分领域,而错过更好的发展机会。

第三篇: 组织行为学个性自我剖析

组织行为学-阶段测评2

1.单选题

1.1 2.0

处理冲突的主要行为意向是根据两个维度进行划分的,其一是合作性,其二是( )

您答对了

∙a

竞争性

∙b

包容性

∙c

自我肯定性

∙d

进攻性

本题主要考察处理冲突的主要行为意向划分的两个维度。分别是合作性和自我肯定性。故选C。

1.2 2.0

一个人在群体中工作不如单独一个人工作时更努力,这是( )

您答对了

∙a

从众效应

∙b

社会惰化效应

∙c

负的协同效应

∙d

群体促进效应

本题考察社会惰化效应的概念。社会惰化效应是指一个人在群体工作时不如单独一个人工作时更努力的一种倾向。协同效应是指有两种以上的物质相互作用所产生的效果不同于每个物质作用的总合。负的协同效应是指所产生的效果小于每个物质作用综合。故选B。

1.3 2.0

了解人际关系最简便、最常用的方法是( )

您答对了

∙a

观察法

∙b

社会测量法

∙c

关系分析法

∙d

参照测量法

本题主要考察人际关系的测量方法。在人际关系的测量中,主要有社会测量法、关系分析法和参照测量法。其中社会测量法是最经常用到也最普遍的一种方法。故选B。

1.4 2.0

关于冲突观念的现代观点认为( )

您答对了

∙a

冲突有害无益

∙b

应当避免冲突

∙c

冲突有利无害

∙d

保持适度水平的冲突是有益的

本题主要考察冲突的观点。冲突的早期观点认为所有的冲突都是不良的、消极的,应该避免的,然而人际关系学派冲突与生俱来,不可避免。冲突的好坏取决于冲突的类型,低水平的冲突能够使群体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故选D。

1.5 2.0

人际关系的重要特点在于它是以人们的( )为基础而产生和形成的。

您答对了

∙a

共同活动

∙b

感情的相互作用

∙c

经济生产关系

∙d

血缘关系

本题主要考察人际关系的特点。人际关系的重要特点在于它是以人们的直接的感情的相互作用为基础而产生和形成的,这种感情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相亲相近的感情,另一类是相互疏远的感情。故选B。

1.6 2.0

最强调非正式沟通的保密性的是( )

您答对了

∙a

集束式沟通

∙b

偶然式沟通

∙c

流言式沟通

∙d

单线式沟通

本题考察非正式沟通的分类。集束式沟通是非正式沟通中的最普通形式,以几个人为中心,信息在一定范围内传播。偶然式沟通的传播对象选择性差,以偶然方式进行。流言式沟通有一个主要的信息中心,并主动广泛传播。单线式沟通强调保密性,信息单线传递。故选D。

1.7 2.0

区分冲突是功能正常还是失调的指标是群体的( )

您答对了

∙a

竞争程度

∙b

合作程度

∙c

工作绩效

∙d

凝聚力

本题主要考察功能正常和功能失调的冲突的区别。区分冲突是功能正常还是失调的指标是群体的工作绩效。如果冲突支持群体的目标并能有效提高群体的工作绩效,那么它就是功能正常的冲突,如果冲突阻碍了群体的工作绩效则是功能失调的冲突。故选C。

1.8 2.0

由于空间距离邻近,彼此接触机会较多的人们容易相互喜欢、相互吸引,从而形成友谊,这是交往因素的哪种?( )

您答对了

∙a

相似

∙b

临近

∙c

邻近

∙d

互惠

本题主要考察邻近的含义。邻近是指由于时间空间距离邻近,彼此接触机会较多的人们容易相互喜欢、相互吸引,从而形成友谊。故选C。

1.9 2.0

( ),群体凝聚力越强。

您答对了

∙a

群体成员在一起时间越多

∙b

加入群体越容易

∙c

群体规模越大

∙d

男性成员越多

本题考察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群体成员在一起的时间越多,加入群体越困难,群体规模越小,女性越多,群体的凝聚力越强。故选A。

1.10 2.0

当两个群体的功能相对独立,但他们共同的产品会为组织的总体目标做出贡献的时候,这种相互依赖关系属于哪种?( )

您答对了

∙a

联营式

∙b

顺序式

∙c

互惠式

∙d

邻近式

本题主要考察联营式的相互依赖关系的含义。当两个群体的功能相对独立,但他们共同的产品会为组织的总体目标做出贡献的时候,就属于联营式的相互依赖关系。故选A。

1.11 2.0

管理群体间互动的最简单、花费最低的办法是( )

您答对了

∙a

规则与程序

∙b

层次等级

∙c

联络员角色

∙d

特别工作组

本题主要考察管理群体间互动的方法。规则与程序是管理群体间互动的最简单、花费最低的办法。层次等级是指通过求助于组织中的更高层次的主管解决问题,从而获得协作关系。联络员角色是指,通过设置联络员,从而促进两个相互依赖的工作群体之间的沟通。特别工作组是指,由来自于不同部门的代表组成一个临时性群体,从而解决一些需要协调的问题。故选A。

1.12 2.0

在相互依赖关系中,哪种方式所要求的群体相互作用程度最高( )

您答对了

∙a

联营式

∙b

顺序式

∙c

互惠式

∙d

邻近式

本题主要考察群体的相互依赖性的三种方式,群体的相互依赖性主要分为联营式、顺序式、互惠式。三种类型所要求的群体相互作用程度是逐步提高的。

1.13 2.0

在预测群体成员的离职率的问题上,影响最大的变量是( )

您答对了

∙a

外部环境

∙b

群体规模

∙c

群体构成

∙d

群体任务

本题主要考察群体构成的内容。就预测群体成员的离职率这一点来说,群体的构成成分可能是一个重要的变量。差异本身也许不能预测群体成员离职率的高低,但一个群体内部存在巨大差异,就会导致群体成员离职率的升高。故选C。

1.14 2.0

人们喜欢那些喜欢他们的人,这是人际关系中的( )理论。

您答对了

∙a

相似

∙b

邻近

∙c

互惠

∙d

吸引

本题主要考察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影响人际关系的交往因素主要包括邻近、相似和互惠。其中互惠指喜欢导致喜欢,人们喜欢那些也喜欢他们的人。故选C。

1.15 2.0

影响人际吸引的重要条件是( )

您答对了

∙a

容貌

∙b

个性

∙c

才能

∙d

气质

本题主要考察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其中容貌、体态和仪表是影响人际吸引的一个重要条件。故选A。

1.16 2.0

群体间的互动行为所涉及的群体至少有( )

您答对了

∙a

一个

∙b

两个

∙c

三个

∙d

四个

本题主要考察群体间互动行为的概念。群体间互动,是指发生在不同工作群体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群体互动以某种群体关系为基础,是连接两个不同组织群体的桥梁。一般说的群体间,至少涉及两个以上群体间的相互作用。故选B。

1.17 2.0

通过求助于组织中的更高层次的主管解决问题,从而获得协作关系是哪种管理群体间互动的方法?( )

您答对了

∙a

规则与程序

∙b

层次等级

∙c

联络员角色

∙d

特别工作组

本题主要考察管理群体间互动的方法。层次等级是指通过求助于组织中的更高层次的主管解决问题,从而获得协作关系。

1.18 2.0

以下群体决策技术中,哪种速度最慢?( )

您答对了

∙a

脑力激荡法

∙b

命名小组技术

∙c

德尔斐技术

∙d

电子会议技术

本题主要考察对各项群体决策技术优缺点的熟练程度。德尔斐技术需要占用大量的时间,速度比较慢;
脑力激荡法和命名小组技术对于地理位置较远的群体不适合;
电子会议技术的缺点是对于口才好但打字慢的人不适合,且信息量较小。故选C。

1.19 2.0

以下哪种人更倾向于竞争( )

您答对了

∙a

自信的人

∙b

好胜的人

∙c

交往动机高的人

∙d

自制力强的人

本题主要考察影响合作与竞争的个性特征。其中成就需要强,成就动机高的人,往往表现出竞争倾向;
而交往需要强,交往动机高的人则倾向于表现出合作行为。好胜的、多疑的人倾向于竞争,自制力强的人、自信的人更容易合作。故选B。

1.20 2.0

群体规范可以规划一个人在群体中的行为方式,这是群体规范的( )

您答对了

∙a

标准功能

∙b

导向功能

∙c

评价功能

∙d

动力功能

本题考察对于群体规范各项功能的理解。导向功能是指每个群体成员必须按照群体规范运作完成群体目标和个体目标,这样就规划了一个人在群体中的行为方式,故选B。

1.21 2.0

冲突源主要有沟通变量、个人变量和( )

您答对了

∙a

层次变量

∙b

结构变量

∙c

类型变量

∙d

组织变量

本题主要考察冲突源的分类。冲突划分为五个过程:潜在的对立或失调、认知与个性化、行为意向、行为、结果。其中潜在的对立的条件,即冲突源,主要包括沟通变量、结构变量和个人变量。故选B。

1.22 2.0

人们之间的关系、人们的社会行为是一种商品交换,这种理论是由( )提出来的。

您答对了

∙a

海德

∙b

霍曼斯

∙c

道格拉斯·麦克里格

∙d

赫兹伯格

本题主要考察社会交换理论。霍曼斯提出了社会交换论,认为人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取决于报酬及相应的成本,人们寻求报酬大于成本的行为关系,回避成本大于报酬的行为关系。交换论的基本原则就是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多的报酬。海德提出了归因论,道格拉斯·麦克里格提出了X和Y理论。赫兹伯格提出了双因素理论。故选B。

1.23 2.0

关于从众行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您答对了

∙a

情绪比较稳定的人容易从众

∙b

服从性和受暗示性弱的人容易从众

∙c

自信心强的人容易从众

∙d

人际关系比较好的人容易从众

本题主要考察影响从众行为的个人因素。智力水平越低、情绪不稳定、自信心弱、服从性和受暗示性强和人际关系好的人比较容易产生从众行为。故选D。

1.24 2.0

群体对于从众的压力使群体对不寻常的、少数人的或不受欢迎的观点得不出客观的评价,这是( )

您答对了

∙a

群体转移

∙b

群体思维

∙c

群体从众

∙d

群体促进

本题主要考察群体思维的概念。群体思维是指群体对于从众的压力使群体对不寻常的、少数人的或不受欢迎的观点得不出客观的评价的现象。故选B。

1.25 2.0

以下几个人组成的群体更有效?( )

您答对了

∙a

6

∙b

7

∙c

8

∙d

9

本题主要考察群体结构中群体规模对有效性的影响。在群体中,5人或7人的群体在执行任务时,比更大或更小的群体都更有效。故选B。

1.26 2.0

沟通按照方向划分,不包括以下哪种( )

您答对了

∙a

上行沟通

∙b

下行沟通

∙c

同级沟通

∙d

平行沟通

本题主要考察沟通的分类。按照沟通的方向划分:上行沟通、下行沟通、平行沟通。故选C。

1.27 2.0

组织中最普通、最常用的正式沟通形式是( )

您答对了

∙a

轮式沟通

∙b

Y式沟通

∙c

链式沟通

∙d

圆式沟通

本题考察正式沟通的分类。Y式沟通增加了沟通的层次,集中表现了组织的结构特征,是组织中最普通、最常用的沟通。故选B。

1.28 2.0

群体规范可以起到某种督导行为的作用,这是群体规范的( )

您答对了

∙a

标准功能

∙b

导向功能

∙c

评价功能

∙d

动力功能

本题考察对于群体规范各项功能的理解。动力功能是指群体规范可以起到某种督导行为的作用,它对个人行为的监督和评价使得每个人的行为都试图按照完成群体目标的方向发展,从而推动群体发展的进程。故选D。

1.29 2.0

组织行为学所研究的人际关系主要是指人们之间的( )

您答对了

∙a

交际关系

∙b

利害关系

∙c

心理关系

∙d

互动关系

本题主要考察人际关系的含义。人际关系是一个广泛的概念,是人们在共同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彼此之间的关系。包括人们之间的政治、经济、法律、道德、宗教、血缘、心理等多种关系,其中,经济生产关系是最重要最基本的关系。作为组织行为学研究对象的人际关系主要是指人们之间的心理关系,特别是组织成员之间的心理关系。故选C。

1.30 2.0

每个人都需要他人,因而具有人际关系的需求。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 )

您答对了

∙a

霍曼斯

∙b

劳勒

∙c

伦林

∙d

舒兹

本题主要考察人际反应特质。心理学家舒兹认为每个人都需要他人,因而具有人际关系的需求,而每一类需求又会以不同方式表现出来,从而形成不同的人际反应特质。人际反应特质的需求主要有包容的需求、控制的需求和感情的需求。故选D。

2.多选题

2.1 4.0

影响合作与竞争的因素有( )

您答对了

∙a

个性特征

∙b

动机

∙c

信息沟通

∙d

群体规模

∙e

领导水平

本题主要考察影响合作和竞争的因素。主要有五方面:动机、威胁、信息沟通、个性特征、组织文化。故选ABC。

2.2 4.0

个人加入群体的原因包括( )

您答对了

∙a

安全需要

∙b

地位需要

∙c

自尊需要

∙d

情感需要

∙e

权力需要

本题主要考察个人加入群体的原因。其中包括安全需要、地位需要、自尊需要、情感需要、权力需要和实现目标的需要。故选ABCDE。

2.3 4.0

人际关系的作用包括( )

您答对了

∙a

人际关系影响工作绩效和员工满意度

∙b

人际关系影响员工的身心健康

∙c

人际关系影响人类生活的其他方面

∙d

人际关系影响群体气氛

∙e

人际关系影响员工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

本题主要考察人际关系的作用。主要有三方面:①人际关系影响工作绩效和员工满意度,是群体凝聚力的基础。②人际关系影响员工的身心健康。③人际关系影响员工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

2.4 4.0

影响群体间互动的因素有( )

您答对了

∙a

相互依赖性

∙b

群体任务的不确定性

∙c

群体的规模

∙d

群体的时间与目标取向

∙e

群体的文化

本题主要考察影响群体互动的因素。主要有:群体的相互依赖性,群体的相互依赖性可以分为三种方式:联营式、顺序式、互惠式、群体任务的不确定性、群体的时间与目标取向。故选ABD。

2.5 4.0

处理冲突主要的方式包括( )

您答对了

∙a

竞争

∙b

合作

∙c

回避

∙d

迁就

∙e

折衷

本题主要考察处理冲突的策略。主要有:竞争、合作、回避、迁就和折衷。故选ABCDE。

2.6 4.0

以下哪些是影响从众行为的环境因素( )

您答对了

∙a

群体的气氛

∙b

群体的竞争性

∙c

群体的凝聚力

∙d

群体成员的共同性

∙e

群体目标

本题主要考察影响从众行为的环境因素。主要有群体的气氛、群体的竞争性、群体的凝聚力、群体成员的共同性、群体目标和群体的规模。故选ABCDE。

2.7 4.0

有效沟通的障碍主要有( )

您答对了

∙a

失真源

∙b

沟通焦虑

∙c

过滤

∙d

选择性知觉

∙e

情绪

本题主要考察有效沟通的障碍。主要包括:失真源、沟通焦虑、过滤、选择性知觉、情绪、语言。故选ABCDE。

2.8 4.0

小道消息的目标包括( )

您答对了

∙a

建构和缓解焦虑

∙b

将支离破碎的信息说得完整

∙c

将群体成员或局外人组成一个整体

∙d

表明信息发送者的地位或权力

∙e

强化正式沟通效果

本题主要考察小道消息的目标。包括四个:建构和缓解焦虑、将支离破碎的信息说得完整、将群体成员或局外人组成一个整体、表明信息发送者的地位或权力。故选ABCD。

2.9 4.0

影响人际吸引的交往因素有( )

您答对了

∙a

邻近

∙b

相似

∙c

互动

∙d

互惠

∙e

互利

本题主要考察人际关系的交往因素。主要包括邻近、相似和互惠。故选ABD。

2.10 4.0

管理群体间互动的方法主要有( )

您答对了

∙a

规则与程序

∙b

综合部门

∙c

层次等级

∙d

联络员角色

∙e

特别工作组

本题主要考察管理群体间互动的方法。主要有:规则与程序、层次等级、联络员角色、特别工作组、工作团队和综合部门,故选ABCDE。

第四篇: 组织行为学个性自我剖析

序号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大作业

 

 

课程名称:

任课老师:

作业题目:

姓  名:

学 号:

专 业:

教学中心:

联系电话:

 

 

 

 

 

评审日期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评审教师(签名)__________

华南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组织行为学》大作业

一、论述几种激励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在管理中的应用。(要求800——1000字左右,论述全面,思路清晰。50分)

二、论述有效沟通的特征、障碍及如何促进有效沟通的对策。(要求800——1000字左右,论述全面,思路清晰。50分)

问: 一、论述几种激励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在管理中的应用。

答:共有3种激励理论。

1、内容型激励理论:着重对引发动机的因素,即激励的内容进行研究。主要包括: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和奥尔德弗的EGR理论。

(1)需要层次理论

马洛斯认为,人的需要按重要性程度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一般来说,这五种需要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依次递进,最终表现为自我实现的需要。

(2)双因素理论

赫茨伯格认为,满意的对立面是不满意,而据双因素理论,满意的对立面是没有满意,不满意的对立面是没有不满意。这两种因素是彼此独立的并且以不同的方式影响人们的工作行为。

(3)EGR理论

理论包括生存需要、相互关系的需要和成长的需要。需要的发展趋势由低到高,但可以跳跃也可以回归,尤其是关系和成长需要,在得到了基本满足后,其强烈程度不仅不会减弱,往往还会增强。

管理者如能充分了解广大员工的需要,便不愁找不到激励员工的途径。而且低层次需要满足后,又有上一层次需要继续激励,因而人的行为始终充满着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千变万化的激励方式。因此,管理者要想对员工进行有效的激励,提高企业运作的有效性和高效性,就要将满足员工需要所设置的目标与企业的目标密切结合起来,不仅要掌握充满活力的需要理论,还要善于运用激励员工的管理策略。

2、过程型激励理论:着重对行为目标的选择,即动机的形成过程进行研究。主要包括:佛隆的期望理论、亚当斯的公平理论。

(1)期望理论

期望理论是一种通过考察人们努力行为与其所获得的最终奖酬之间的因果关系,来说明激励过程并选择合适的行为达到最终奖酬目标的理论。

(2)公平理论

公平理论基本观点是:当一个人做出了成绩并取得了报酬以后,他不仅关心自己的所得报酬的绝对量,而且关心自己所得报酬的相对量。因此,他要进行种种比较来确定自己所获报酬是否合理,比较的结果将直接影响今后工作的积极性。

在管理中,在目标设置的基础上,鼓励被管理者发挥各自的积极性,努力实现目标。目标在过程管理阶段,其将从和期望值会发生变化,极可能变小,也可能增大。因而,在过程管理中,重视宣传,特别是重视改进管理工作,采取多方面的措施,是工作目标的将从和期望值增值乃是一个关键。抓住此关键,有助于激励被管理者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

3、调整型激励理论:也称行为改造型。着重对达到激励的目的,即调整和转化人的行为进行研究。主要包括: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弗洛伊德的挫折理论。

(1)强化理论

强化不是避免条件反射消退的措施,二十保持行为和塑造行为必不可少的关键因素,拾增强某种反应和某种行为概率的手段。

(2)挫折理论

当个体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在环境中遇到障碍或干扰,致使需要和动机不能满足,因而产生焦虑和紧张不安的情绪状态。

在管理工作中,要“两个结合”、“两个为主”:奖励与惩罚相结合,以奖励为主;
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以精神奖励为主。多运用奖励少运用惩罚有利于调动积极因素,也符合人们的尊重需要,物质奖励主要满足人的低层次需要,而精神奖励则主要满足人的高层次需要。

问: 二、论述有效沟通的特征、障碍及如何促进有效沟通的对策。

答:一、有效沟通的特征:

1、及时传送、反馈、利用均及时

2、充分全面、适量

3、不失真

人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在满足其生理需求时还要满足其精神需求。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社会的认可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就要通过有效的沟通影响甚至改变职员对工作的态度、对生活的态度。在有效沟通中,企业管理者要对职工按不同的情况划分为不同的群体,从而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如按年龄阶段划分为年轻职工和老职工,对年轻的资历比较浅的职工采取鼓励认可的沟通方式,在一定情况下让他们独立承担重要工作,并与他们经常在工作生活方面沟通,对其工作成绩认可鼓励,激发他们的创造性和工作热情,为企业贡献更大的力量。对于资历深的老同志,企业管理者应重视尊重他们,发挥他们的经验优势,与他们经常接触,相互交流,给予适当的培训,以调动其工作积极性。

二、有效沟通的障碍:

1、按沟通过程分析

(1)、编码阶段:语言的选择;
非语言性的沟通手段;
发讯者的表达能力;
双方知识经验的局限;
了解对方知觉、价值观和信仰的程度。

(2)、传递阶段:媒介(渠道)的选择;
信息量及沟通负载;
时机不适;
漏失和错传;
干扰。

(3)、解码阶段:倾听的有效性;
知觉的选择性;
受讯者的理解差异和曲解。

(4)、 反馈阶段:上级对待下级的态度;
下级对待上级的态度。

2、沟通障碍因素分析

(1)、语言障碍:语系;
语义;
语境。

(2)、心理障碍:态度;
个性;
情绪。

(3)、组织障碍:地位;
结构。

(4)、文化障碍:跨文化;
代沟;
性别。

在管理中,合理的组织机构有利于信息沟通。但是,如果组织机构过于庞大,中间层次太多,那么就会影响信息的及时性,影响效率。有的学者统计,如果一个信息在高层管理者那里的正确性是100%,到了信息的接受者手里可能只剩下20%的正确性。这是因为,在进行这种信息沟通时,各级主管部门都会花时间把接受到的信息自己甄别,一层一层的过滤,然后有可能将断章取义的信息上报。此外,在甄选过程中,还掺杂了大量的主观因素,尤其是当发送的信息涉及到传递者本身时,往往会由于心理方面的原因,造成信息失真。这种情况也会使信息的提供者畏而怯步,不愿提供关键的信息。因此,如果组织机构臃肿,机构设置不合理,各部门之间职责不清,分工不明,形成多头领导,或因人设事,人浮于事,就会给沟通双方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影响沟通的进行。

三、如何促进有效沟通的对策

(1)发讯者应作好准备

(2)传达有效信息

(3)及时反馈与跟踪

(4)上级人员应言行一致

(5)改善组织结构

(6)乔哈利窗口模型

管理者应当提高对沟通重要性的认识,必须切实改变自己权威型的沟通角色。平等的交流拾良好、有效沟通的基础。管理者不仅要对下级一视同仁,而且还应做到自己和下级之间的一视同仁,真正做到理性、尊重、信任下级。建立良好的上行沟通渠道,鼓励员工通过企业提供的正式共同渠道积极向上级反映情况。管理者应积极倾听要求管理者把自己置于员工的角色上,一边正确的理解他们的意图,倾听的时候应当客观得听取员工发言而不作出主观判断。

参考文献

[1] 刘向红.知识型员工的柔性激励模式研究,北京:人大出版社,2006年:95-106;
 

[2] 高瑾,马雪迎.如何有效沟通,教育教学论坛,2010年19期;

[3] 康青.管理沟通,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200-251;

[4] 殷莉.运用有效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技巧,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57-91;

[5] 杨洁.沟通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地位,第三届中国质量学术论坛论文集,2008年第4期;

[6] 孙健敏.组织行为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75-151;

[7] 余凯成.组织行为学案例集,成都:西南财大出版社,1996年:138-244;

[8] 魏江,严进编著.管理沟通—成功管理的基石,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142-195;

[9] 张德主编.组织行为学(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47-138;
 

[10] 胡君辰.组织行为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117-253。

推荐访问:剖析 行为学 自我 组织行为学个性自我剖析 组织行为学个性自我剖析 基于组织行为学的自我分析

热门文章